[发明专利]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3467.X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政;田世平;徐勇;李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25/10;A01P1/00;A01N37/36;A01N59/14;A01N59/02;A01N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壶瓶枣采前 病害 防治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特别涉及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壶瓶枣是我国十大名枣之一,在山西、陕西、新疆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在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仅山西晋中地区壶瓶枣的栽培面积就超过100万亩,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然而,近年来,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日趋严重,造成了大面积损失和减产,极其严重地影响了壶瓶枣产业的发展。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主要表现为果顶或脐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黑红色病斑,病斑初为黄色或淡红色、边缘不整齐,后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的黑红色病斑,病果皮下组织坏死变褐,深入果肉,味极苦。发病后期果实发病部位组织逐渐腐烂。
目前,果农主要通过喷施各种化学农药对壶瓶枣采前病害进行防治,但是防病效果非常不理想。该病害的病因众说纷纭,通过对病害发生规律和表型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并不是诱发这种病害的主要因素,因为从枣果实上分离获得的各种病原物回接到健康枣果实后并不能引起相似的症状,而将发病组织直接接种于健康果肉,果实也不发病;发病组织成絮状,与其他果实上观察到的生理性病害相似。枣果实发病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加重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若要有效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需要综合考虑引起该病害的各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果病害防治液,含有矿质元素、壳聚糖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所述矿质元素为钙元素、硼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所述钙元素、所述硼元素、所述锌元素、所述硅元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配比为18.3~36.7g:1.4~7.1g:2.3~4.5g:0.99~4.9g:50~200g:1×1010~1×1012CFU;所述钙元素来源于有机钙。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钙具体为乳酸钙;所述硼元素来源于硼酸钾;所述锌元素来源于硫酸锌;所述硅元素来源于硅酸钠;
在所述防治液中,所述乳酸钙、所述硼酸钾、所述硫酸锌、所述硅酸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配比可为100~200g:10~50g:10~20g:10~50g:50~200g:1×1010~1×1012CFU,如200g:50g:10~20g:20~50g:100~200g:1×1011~1×1012CFU,如200g:50g:20g:30~50g:100~200g:1×1012CFU,再如200g:50g:20g:50g:200g:1×1012CFU。
在所述防治液中,还含有水和培养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培养基。
更加具体的,每1L所述防治液的组成如下:10~20g(如10g或20g)所述乳酸钙、1~5g(如1g或5g)所述硼酸钾、1~2g(如1g或2g)所述硫酸锌、1~5g(如1g、2g、3g或5g)所述硅酸钠、5~20g(如5g、10g或20g)所述壳聚糖、1×109~1×1011CFU(如1×109CFU、1×1010CFU或1×1011CFU)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余量为体积比为1:1的水和培养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培养基。
所述培养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酵母膏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pH5.8。
在本发明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具体为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BAY-3CGMCC No.10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矩平衡的复式白米分级筛
- 下一篇:焊剂与焊渣自动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