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碱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83384.0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21/04 | 分类号: | C07D2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猕猴桃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碱为单贴生物碱,CAS号524-03-8,分子式C10H13N,分子量147.2,分子结构:
。
猕猴桃碱为油状液体。沸点100~103℃(1.20kPa)。旋光度-7.2°(c=17.54,氯仿)。其苦味酸盐熔点143℃。动物实验显示具有镇静、降压、促进唾液分泌及缩短性周期的休止期、延长动情期的作用,其苦味酸盐、盐酸盐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有从植物中萃取猕猴桃碱的工艺方法公开,尤其是高效、低污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简单的猕猴桃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猕猴桃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取木天蓼的枝叶干燥后粉碎20-80目,置于超临界CO2萃取罐中萃取,CO2流量为1-5ml/min/g原料,选用氯仿做夹带剂,流量为0.1-0.5ml/min/g原料,萃取温度30-60℃,压力15-30Mpa,萃取时间1-4h,解析得萃取物;
B.上述萃取物用1%盐酸溶液溶解,加入超滤膜过滤,滤液再用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10倍柱体积5%氨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氯仿溶液萃取,萃取液回收试剂即得。
步骤A中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CO2流量为3ml/min/g原料,萃取温度40℃,压力20Mpa,萃取时间2h。
步骤B中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膜,纳滤膜为截留分子量为1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
采用本方法从植物中制备猕猴桃碱,提取效率高,污染小,产品收率高,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木天蓼的枝叶干燥后粉碎40目,取2kg置于超临界CO2萃取罐中萃取,CO2流量为3ml/min/g原料,选用氯仿做夹带剂,流量为0.3ml/min/g原料,萃取温度40℃,压力20Mpa,萃取时间2h,解析萃取物用1%盐酸溶液溶解,加入截留分子量3000的中空纤维素膜超滤,滤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10倍柱体积5%氨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200ml,2倍体积氯仿溶液萃取2次,萃取液回收试剂得油状物3.5g,含量97.5%。
实施例2:
木天蓼的枝叶干燥后粉碎60目,取2kg置于超临界CO2萃取罐中萃取,CO2流量为4ml/min/g原料,选用氯仿做夹带剂,流量为0.2ml/min/g原料,萃取温度45℃,压力22Mpa,萃取时间2h,解析萃取物用1%盐酸溶液溶解,加入截留分子量6000的中空纤维素膜超滤,滤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10倍柱体积5%氨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300ml,等体积氯仿溶液萃取3次,萃取液回收试剂得油状物4.3g,含量94.8%。
实施例3:
木天蓼的枝叶干燥后粉碎80目,取2kg置于超临界CO2萃取罐中萃取,CO2流量为3ml/min/g原料,选用氯仿做夹带剂,流量为0.3ml/min/g原料,萃取温度40℃,压力15Mpa,萃取时间2h,解析萃取物用1%盐酸溶液溶解,加入截留分子量1000的中空纤维素膜超滤,滤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10倍柱体积5%氨水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200ml,等体积氯仿溶液萃取3次,萃取液回收试剂得油状物4.6g,含量9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