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配方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2649.5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辉;牛芳华;王佩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辉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桉树 生态 专用肥 配方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专用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桉树施肥常见缓释肥料主要有各种有机肥料、化学缓溶性肥料和包膜肥料。
有机肥料,包括各种动物粪便、腐熟的秸秆等家杂肥,在桉树上一般用作基肥,但普遍养分含量低,使用起来费工费时,效果很差,无法在大面积生产上使用。
化学缓溶性肥料包括脲甲醛、石灰氮、磷酸镁铵等缓释效果明显,但其养分含量相对不全,缓释速度太慢,且价格较高,在生产上应用也不切实际。
包膜肥料,包括硫衣尿素、钙镁磷肥包膜尿素、氨氧化木质素、高分子材料包膜尿素等,目前推广较多,但大多数包膜肥料不能理想的调控养分各个时期释放的比例,部分包膜材料难以降解。
此外,这几种肥料缓释效果并不理想,肥料释放时间也就延长15~30d,在一般大田作物上应用效果显著,在生长期较长的桉树上使用效果不理想。
高分子材料包膜肥缓释效果非常好,肥料释放时间可在1年以上,但该肥料包膜时使用的设备比较先进,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包膜材料比较昂贵,制成的肥料是同等养分含量肥料价格的数倍,普通作物无法加以利用,只有在附加值较高的花卉、名贵树木、观赏草坪以及高尔夫球场等地方有应用,目前全世界用量并不大,在按树上使用基本不可能。
树木施肥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另辟蹊径,把包裹型肥料和包膜型肥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缓释型桉树树专用生态肥料;将普通专用肥与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匀装于包膜袋中,通过调节包膜的透性,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来实现肥料的缓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配方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桉树的常规肥缓释控制时间短、肥料利用率低,无机肥肥效缓慢、有机肥供肥短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配方,该配方总有效养分含量40~55%,氮磷钾总养分20~35%,有机含量10~20%,微量元素硼、铜、锌及含氨基酸含量1~5%。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该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防冻剂、磷肥、氮肥、钾肥按比例混合制成普通桉树专用肥;
有机肥与普通桉树专用肥按比例混匀成所需桉树专用肥;
无纺布加工成包膜袋;
采用包膜袋盛放桉树专用肥。
进一步、防冻剂、磷肥、氮肥、钾肥混合比例为:1∶2∶1∶1。
进一步、有机肥与普通桉树专用肥混合比例为:1∶2。
进一步、无纺布加工成的包膜袋为三角体、正方体、球体。
本方法制备的桉树生态专用肥具有无机肥肥效迅速、有机肥供肥持久的特点,缓释控制时间比常规肥延长1个月,肥料利用率可提高5~10%,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桉树生态专用肥该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膜袋的成型三角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膜袋的成型正方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膜袋的成型球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桉树生态专用肥该制备方法的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配方,该配方总有效养分含量40~55%,氮磷钾总养分20~35%,有机含量10~20%,微量元素硼、铜、锌及含氨基酸含量1~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桉树生态专用肥该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防冻剂、磷肥、氮肥、钾肥按比例混合制成普通桉树专用肥;
有机肥与普通桉树专用肥按比例混匀成所需桉树专用肥;
无纺布加工成包膜袋;
采用包膜袋盛放桉树专用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防冻剂、磷肥、氮肥、钾肥混合比例为:1∶2∶1∶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有机肥与普通桉树专用肥混合比例为:1∶2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无纺布加工成的包膜袋为三角体、正方体、球体。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辉,未经李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钨高铌片层组织钛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光透镜和多分割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