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水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2394.2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和平 |
主分类号: | C08L33/02 | 分类号: | C08L33/02;C08L3/02;C08L5/00;C08K3/22;A61L15/24;A61L1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剂。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中,关于卫生材料如一次性尿布和卫生巾,其高官能化和薄型化正在取得进展,所以存在着增加每一片卫生材料中使用的吸水树脂量,及吸水树脂相对于由例如吸水树脂和亲水性纤维组成的整个吸收结构的质量百分比的趋势。具体而言,通过降低亲水性纤维(其具有低的堆密度)的用量及增加吸水树脂(其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和大的堆密度)的用量,吸水树脂在吸收结构中的比率得到了提高。由此,实现了卫生材料薄型化的目的而不降低吸水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20-30份。
前述吸水树脂颗粒为包括丙烯酸或丙烯酸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
前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
前述瓜尔胶原粉与所述氢氧化钠的重量比为1∶8。
前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水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显著提高吸水剂的加压下的吸收倍率,而无压下的吸收倍率无任何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一种吸水剂包含淀粉,亲水性纤维,吸水树脂颗粒,其中所述吸水树脂颗粒是包括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四角氧化锌粉,吸收助剂,各组分的按重量份数为: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30份;所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瓜尔胶原粉的重量∶氢氧化钠的重量=1∶8;引发剂是过硫酸铵。
实施例2
一种吸水剂包含淀粉,亲水性纤维,吸水树脂颗粒,其中所述吸水树脂颗粒是包括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四角氧化锌粉,吸收助剂,各组分的按重量份数为: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20份;所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瓜尔胶原粉的重量∶氢氧化钠的重量=1∶8;引发剂是过硫酸铵。
实施例3
一种吸水剂包含淀粉,亲水性纤维,吸水树脂颗粒,其中所述吸水树脂颗粒是包括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四角氧化锌粉,吸收助剂,各组分的按重量份数为: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22份;所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瓜尔胶原粉的重量∶氢氧化钠的重量=1∶8;引发剂是过硫酸铵。
实施例4
一种吸水剂包含淀粉,亲水性纤维,吸水树脂颗粒,其中所述吸水树脂颗粒是包括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四角氧化锌粉,吸收助剂,各组分的按重量份数为: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25份;所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瓜尔胶原粉的重量∶氢氧化钠的重量=1∶8;引发剂是过硫酸铵。
实施例5
一种吸水剂包含淀粉,亲水性纤维,吸水树脂颗粒,其中所述吸水树脂颗粒是包括丙烯酸和/或其盐的单体的交联聚合物被进一步表面交联处理后的呈不规则形状的粉碎颗粒,四角氧化锌粉,吸收助剂,各组分的按重量份数为:淀粉5份,亲水性纤维10份,吸水树脂颗粒10份,四角氧化锌粉5份,吸收助剂21份;所述吸收助剂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瓜尔胶原粉反应,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降温而得到;瓜尔胶原粉的重量∶氢氧化钠的重量=1∶8;引发剂是过硫酸铵。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和平,未经陈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