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厚GEM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365.6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光;武守坤;谢宇广;俞伯祥;章爱武;陈裕韬;唐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00 | 分类号: | H01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gem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化厚GEM制作方法,本发明基于国内普通PCB加工和化学腐蚀技术及设备,实现厚型电子气体倍增器(THick gaseous electron multiplier,THGEM,厚GEM)的批量制作。目前此类厚GEM探测器在高能物理实验,紫外、X射线、带电粒子及中子探测和成像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GEM和厚GEM
厚GEM,即厚型气体电子倍增器(Thick gaseous electron multiplier,THGEM)是在传统GE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微结构气体探测器。GEM探测器的基本结构为:在一块上、下两表面覆上很薄导电金属层的绝缘板上制作出微小的孔阵列。由于微孔结构的存在,当在上、下两平面电极加上一定电压差时,就能够在孔内形成很强的电场,如10^6V/m。当微孔结构在特定的工作气体中时,如果孔周围出现电离电子,则就能够在孔内工作气体发生电子雪崩倍增过程,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和物理过程的探测。
传统GEM探测器是在1997年由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Fabio Sauli发明的(参考文献:F.Sauli,NIM A386(1997)531-534,和文献J.Benlloch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Vol45,NO.3,JUNE1998)。现在国外的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其典型的结构参数为:绝缘厚度50μm,孔径70μm,孔间距140μm,导电铜铂3~5μm,单块GEM的面积可以做到1000mm*500mm。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传统GEM的孔并不是直孔,而是上、下的双倒锥结构,现在最新的还有上宽下窄单倒锥结构。国内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做出可工作的小面积GEM样板。传统GEM采用的是化学掩膜腐蚀的工艺和方法制作而成的,精度和成品率都很高,当然成本也高。国际上只有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工业控制和工程部(Industrial Controls & Engineering,EN-ICE)提供此类GEM膜。
表1 传统GEM和厚GEM的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和工艺特点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 下一篇:散热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