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保健茶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82328.5 | 申请日: | 201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保健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饮品,特别涉及一种中药保健茶。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饮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仅限于茶的口感,对茶的要求已不局限于解渴去乏了,那些具有保健和饮食功能的茶类饮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生活习惯也在向快节奏转变,导致处于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长期处于紧张的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人们的抵抗力和精神状态欠佳,而饮茶是人们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之一。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具有保健作用的代表性茶类饮品有红茶、绿茶、功夫茶等,但这类茶多是起到清热解渴和提神的作用,产生的效果较为局限,不甚理想,尤其起不到所需的保健作用。而理想的保健茶(healthytea)是以茶为主,配有适量中药,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能够起到保健治疗作用的饮料。
保健茶首先在西方流行,中国保健茶是以绿茶、红茶或乌龙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确有疗效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制成,也有用中药煎汁喷在茶叶上干燥而成;或者药液浓缩干燥而成,易于沸水速溶。中国保健茶与外国药茶不同,后者是以草药为原料,不含茶叶,只借用“茶”这个名称。中国保健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功效,对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是一种辅助的保健饮料,多用袋包装,也有罐装或盒装。保健茶横跨茶饮料、保健品、药茶三大黄金行业,既能保健,又可养生。现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以茶为原料,传统中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为茶类市场的新亮点。而中国食品监督局据统计2007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3亿,2008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10亿,2009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百亿亿,2010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已过五百亿元。
保健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强健美容、延缓衰老的商品,保健茶有广大的消费群体。中国保健茶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药的养生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保健理论,中医药的食品疗法对于保健茶的开发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潜力。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保健茶种类繁多,但有的保健茶加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而且所用的中药配方不易获取,配比不甚科学,导致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推广和固定组方。
这些情况表明,需要研制一种组分固定,配比科学,毒副作用小,成本相对合理的中药保健茶,以达到服务于人们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我国丰富的药材资源,提供一种适合于人们长期饮用的中药保健茶,以达到增强人们免疫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本发明的中药保健茶可提神醒脑、解渴除乏、振作精神、延缓衰老,还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调理机体内分泌,使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流畅,达到养颜靓肤的功效。本发明选择鹿茸、枣皮、甘草、生姜、麦芽、当归、薄荷、金银花、八角、元参10种中药进行组合,制成便于饮服的保健茶。依据了中药相生相克的原则,将这些药物有效组合,使得各组分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清热燥湿,调和气血的功效,改善机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使脾胃、肝肾营和有度。各组分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中的作用如下:
鹿茸性温,味甘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荷尔蒙、磷、钙、镁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生精、养血益阳、强筋壮骨等作用,还可补血养颜、强身健体,适宜体弱畏寒的男女服用,长期适量饮用能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体力、增强生殖能力的作用。
枣皮味酸,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作用。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状,还可用于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还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生姜性味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的功效。可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寒冷侵袭后,辅之以热饮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麦芽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起到开胃健脾、通乳、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消痰痞的作用。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症。可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护肤美容、补血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