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479.9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6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池袋哲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9/02 | 分类号: | A01K89/02;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绕线轮 卷筒 制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筒制动结构,特别涉及对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此外,本发明涉及双轴承绕线轮。
背景技术
在假饵钓中使用的双轴承绕线轮中,在抛投时有时会产生卷筒的旋转速度比线放出速度快的缠结。若产生缠结,则钓线会产生松弛即所谓的线松垂,从而成为线缠绕的原因。于是提供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磁制动器。利用该电磁制动器,能够使制动力作用在卷筒上,并且能够调节其制动力。
专利文献1的电磁制动器具有圆筒形的磁铁支承框架。在磁铁支承框架上沿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磁铁。多个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的侧壁隔开预定间隔(对置)地配置。通过使磁铁支承框架沿卷筒轴向移动,来改变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的间隔。由此来调节卷筒的制动力。
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位置通过形成于磁铁支承框架的外周面的凸轮槽和与该凸轮槽卡合的引导突起来确定。具体而言,磁铁支承框架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自如,并与卷筒的旋转速度对应地旋转。该磁铁支承框架的旋转通过凸轮槽和引导突起的卡合而转换为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的移动。进而,通过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的移动,来调节支承于磁铁支承框架的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的间隔。即调节卷筒的制动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4-68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卷筒制动结构是用于调节对置配置的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之间的微小间隙的装置,因此,能够调节制动力的范围窄。为了扩宽该调节范围,若增大磁铁支承框架的移动行程,则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用于调节制动力的构成中,伴随卷筒的高速旋转,磁铁支承框架容易沿轴向移动,卷筒的制动力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抛投时飞行距离可能不会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大范围地调节制动力,并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是用于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装置,所述卷筒旋转自如地装配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该卷筒制动结构包括导电体、磁铁和制动力调节机构。导电体与卷筒联动地旋转。磁铁能够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且能够在径向上与导电体对置。关于制动力调节机构,在磁铁与导电体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导电体旋转时,基于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铁的磁力,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使导电体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变化。进而,通过该对置范围的变化,使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通数变化,来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
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在导电体在磁铁与导电体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旋转的情况下,根据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力,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使导电体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对置面积)即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通数变化,来调节卷筒的制动力。这样,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与现有技术例如调节对置的磁铁与导电体的间隔的装置相比,能够顺畅且大范围地调节卷筒的制动力。由此,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该卷筒制动结构还具有:固定在绕线轮主体上的第一筒部;和以能够相对于第一筒部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装配的第二筒部。磁铁设置在第二筒部上。第一筒部具有被卡合部。第二筒部具有与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制动力调节机构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由此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着轴向移动,从而使对置范围变化。
这里,通过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从而使第二筒部(磁铁)相对于第一筒部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对置范围变化。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由于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执行对置范围的调节。即,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执行制动力的调节。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二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沿着形成于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的曲线形成。曲线由在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基准轴和在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轴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