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分析仪器用自动液体进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1058.6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高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分析仪器 自动 液体 进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分析仪器用自动液体进样器。
背景技术
石化行业中,需对油、气的成份进行分析,在进行液态油器进行分析时,用于进行样品自动进样的装置多为液体进样器,目前液体进样器采用内螺纹式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转动时带动装于内螺纹上的丝杆做直线运动,然后推动注射器进样,这样的进样器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位置调节困难;第二是容易失步,失步后引起进样不准或损坏进样注射器。
虽然,中国专利CN201020540360.8公开了一种液相自动进样器进样装置,包括定量针管、用于连接色谱柱的电动进样阀、用于在样品瓶内吸取样品的进样针及清洗瓶,电动进样阀上连接有直接由进样针注入样品的进样口单元。本发明所述的进样针在样品瓶内吸取样品后直接注射器移至进样口单元,进样口单元即可直接的将样品输送色谱柱,在整个进样过程中,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只需要吸入所需样品体积,样品无需经过样品环,没有多余样品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稳定性好,同时,由于设置了进样口单元,科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但其并不适于石油分析仪器之中作为进样器使用。又,中国专利CN201120249959.0公开了一种快速智能测硫仪的送样控制装置,包括主动轮,输送试样机构主板,输送带,被动轮,轨道固定柱,滑块导轨,滑块,磁铁,送样控制装置线路板。其创新之处在于在输送试样机构主板上的滑块的底面上加工一圆形且有一定深度的凹型体;送样控制装置线路板上装置有三个平行成直线状的霍尔元件,且三个平行成直线状的霍尔元件间隔距离不等。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着结构复杂,控制不便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石油分析仪器用自动液体进样器,其不仅定位准确,而且调节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石化分析仪器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油分析仪器用自动液体进样器,包括一步进电机以及随步进电机做直线运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所述滑块内侧嵌有可与霍尔元件发生电磁感应的磁体,所述导轨上装有一对可任意移动位置的霍尔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滑块呈环状套装在导轨上,并能沿导轨轴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步进电机为内螺纹式步进电机。
在实际使用中,对液体样品的进样,进样器中进样杆方便地对准注射器,并在调节好前后位置后每次进样始终保持在调节位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霍尔元件调节方便,使得定位变得非常简单,利用霍尔元件控制位置使得进样控制更为精准到位,不存在失步、定位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步进电机;2.丝杆;3.滑块;4.导轨1;5. 霍尔元件;6.磁体; 7.推进块;8.导轨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石油分析仪器用自动液体进样器,包括一内螺纹式步进电机以及随步进电机做直线运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有一滑块,滑块呈环状套装在导轨上,并能沿导轨轴向移动,所述滑块内侧嵌有可与霍尔元件发生电磁感应的磁体,所述导轨上装有一对可任意移动位置的霍尔元件。
该装置工作时,首先将进样器推到进样完成的位置上,然后启动步进电机将滑块前移到一定位置,移动进样器将滑块和注射器对好,移动导轨上的一个霍尔元件到滑块上的磁铁处,将导轨上的另一个霍尔元件移到后面任一位置,退回滑块,滑块移动到霍尔元件自动停止。使用时,液体进样器接收到进样指令后,步进电机开始转动,丝杆带动滑块向前移动,当滑块移动到霍尔元件处电机停止转动,进样完成。进样完成后步进电机反转,滑块向后移动至后面霍尔元件处停止,等待下次进样。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高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高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