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0857.1 | 申请日: | 201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伟;王亮棠;李昆儒;赖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1/05 | 分类号: | H01L31/05;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及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及其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一般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一具有相对的一正面911与一背面912的基板91、一位于该正面911的正电极92、多个位于该背面912的局部部位的背电场结构93(Local Back Surface Field,简称LBSF)、一位于该背面912上的钝化层94、多个位于该钝化层94上且为长条状的线状开孔95、一第一背电极96、以及多个彼此间隔排列且连接该第一背电极96的第二背电极97。此外,一般太阳能电池于该正面911也可设置一图未示的抗反射层,以增加光线的吸收效果。
该第一背电极96包括多个分别位于该多个线状开孔95内而接触该背面912的第一导电部961、以及一覆盖在该钝化层94上并连接该多个第一导电部961的远离该基板91的一侧的第二导电部962。该第一背电极96在制作上,可利用网版印刷方式于该钝化层94上涂布导电浆料,且部分的导电浆料会流动填入该多个线状开孔95中而接触该基板91。
该基板91的材料通常为硅(Si),而导电浆料的材料通常为铝(Al),在高温烧结(Firing)制程使导电浆料固化以形成该第一背电极96的过程中,在导电浆料与该基板91的背面912接触之处,导电浆料的铝会扩散至该背面912处之内,进而与该基板91的硅混合而形成材料为铝硅混合物的该多个背电场结构93。同时由于该多个第一导电部961是配合该多个线状开孔95而成型,因此该多个背电场结构93也为线状。
该多个背电场结构93的载子浓度大于该基板91的载子浓度,可帮助提升载子收集效率及光电转换效率,并且载子可经由各个背电场结构93进入该第一背电极96,最后通过该多个第二背电极97向外导出。
一般而言,为了提升载子收集效率及光电转换效率,可借由增加该多个第一导电部961与该背面91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进载子导出该基板91的机会,同时该多个背电场结构93也随之增加而能增进背电场效应。但由于该钝化层94是用于修补、降低该基板91的背面912处的表面缺陷,借以降低载子在该背面912处的复合速率(Surface Recombination Velocity,简称SRV)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若一味地增加该多个第一导电部961与该背面912之间的接触面积,势必需要增加该多个线状开孔95相对于该钝化层94在该背面912投影的面积比例,如此一来,反而会因为该钝化层94的面积比例变少而降低该钝化层94的钝化品质及开路电压。
因此,该多个线状开孔95与该钝化层94之间的面积比例如何取得平衡,以提升电池的载子收集效率与光电转换效率,是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载子收集能力及光电转换效率,并可增加开路电压、降低串联电阻的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包括一个受光的正面和一个相对于该正面的背面的基板、一个配置于该正面处的射极层、一个配置于该背面处的钝化层、以及一个配置于该射极层上的第一电极。该太阳能电池还包括多个分别配置于该钝化层上的环状开孔、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环状开孔包括多个彼此相连的内凹段,该多个环状开孔中的至少一个环状开孔的任两相连的内凹段互不垂直,而每一个第二电极位于每一个环状开孔的内凹段中并接触该基板的该背面。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环状开孔中的任两相邻的环状开孔于彼此相邻处共有一个该内凹段。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环状开孔中的至少一个环状开孔的该多个内凹段彼此连接构成多边环形、圆环形或椭圆环形。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包括一个受光的正面与一个相对于该正面的背面的基板、一个配置于该正面处的射极层、一个配置于该背面处的钝化层、以及一个配置于该射极层上的第一电极。该太阳能电池还包括多个分别沿一个第一方向与一个第二方向排列配置于该钝化层上的环状开孔、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环状开孔包括两个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沿该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凹段、以及两个分别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内凹段,每一个环状开孔的各该第一内凹段与各该第二内凹段彼此相互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的该多个环状开孔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环状开孔的该第一内凹段皆位于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不同直线上,而每一个第二电极位于每一环状开孔的该两个第一内凹段与该两个第二内凹段中并接触该基板的该背面。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每一个环状开孔的各该第一内凹段皆与各该第二内凹段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茂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