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0648.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校;金春敏;石磊;叶亚军;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光电 复合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普通的单一型通信电缆的结构:电缆其主要结构为铜导体外挤包一层绝缘,单线对绞后成缆,外面采用聚烯烃外护套的结构,由于通信电缆的上述结构局限,在室外装修集散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中,造成拉伸较大、质量不稳定、布线繁琐,不可靠而影响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此光电复合数据电缆有效地提高通信用电缆串音指标1%的余量,甚至还提高了损耗的1dB余量,增加特性阻抗的1.5%稳定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包括:由位于松套管内的四根通信光纤组成的光纤单元、四根包覆有绝缘层的第一铜导线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四根包覆有绝缘层的第二铜导线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所述五角形星骨架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所述五角形星骨架表面镀覆有金属层,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内;一由铝层和PET薄膜组成的铝箔层包覆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所述铝箔层的铝层位于内侧从而与五角形星骨架的金属层形成电接触;一钢丝紧密地绕包于所述铝箔层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
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和第一电力绞线对的节距大于第二通信绞线对和第二电力绞线对的节距,所述第一绞线对的节距大于第三绞线对的节距,所述第二绞线对的节距大于第四绞线对的节距;
相邻节距设计公式为:0.003<∣ —∣≤0.013,
相隔节距设计公式为:0.002<∣—∣≤0.011;
h1为第一通信绞线对的节距,h2为第二通信绞线对或者第二电力绞线对的节距,h3为第一电力绞线对的节距;
所述五角形星骨架内具有若干个气孔的发泡结构,且骨架的介电常数1.0<ε<2.3,此结构有利于减小材料对电容指标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12.7~13.1mm。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5.2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的节距为13.7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14.4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的节距为12.9mm。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中第一铜导线直径为0.5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中第二铜导线截面积为0.5mm2。
4、上述方案中,所述五角形星骨架的材质为PP或者PE。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采用星型的骨架作为主要的抗干扰元件,电缆与光缆的混合型结构,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内,所述五角形星骨架内具有若干个气孔的发泡结构,且骨架的介电常数1.0<ε<2.3,此结构有利于减小材料对电容指标的影响。
2、本发明星型结构的光电复合数据电缆,其五角形星骨架表面镀覆有金属层,铝箔层的铝层位于内侧从而与五角形星骨架的金属层形成电接触,形成五个屏蔽封闭内腔,有效地提高通信用电缆串音(NEXT、FEXT)指标1%的余量,甚至还提高了损耗(INSERTION LOSS)的1dB余量,增加特性阻抗(IMPEDANCE)的1.5%稳定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