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停放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9983.5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峰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东三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停放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用于车辆工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多家庭都有一辆或多辆汽车。但随着车辆的增加,导致停车问题日益严重。在很多地方,经常会看到因为没有地方停车而犯难的人。现在很多车主经常会有着到地方再找停车位的思想,可真正到了地方找车位却成为一件难事,常常会有开车转悠半小时,还没找到车位的状况发生。有些地下停车场,设计复杂,即使有停车位需要行驶一段时间,自己找车位。而对于一些停车空位比较多的停车场又苦于车位空,资金进账少。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更高效率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使车主能够方便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停车位,同时又能够使停车空位比较多的停车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其在原始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融入其中,是现代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快速、准确的帮车主找到停车位,解决停车位难“一位难求”的困扰。
车联网即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数据集采器等,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 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的本质就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因此,能够获取车联网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的不仅仅是车载终端,而是所有能够访问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因此电脑、手机也是车联网的终端。现有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应用基本上都能够在车联网中使用,包括媒体娱乐、电子商务、Web2.0应用、信息服务等。当然,车联网与现有通用联网、移动互联网相比,其有两个关键特性:一是与车和路相关,二是把位置信息作为关键元素。因此需要围绕这两个关键特性发展车联网的特色互联网应用,将给车联网带来更加广泛的用户及服务提供者。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包括手持终端、引导指示灯和遥控地锁,手持终端包括定位模块、移动位置服务功能模块和导航模块;引导指示灯位于停车场,包括剩余车位信息指示灯和车位占用信息指示灯;遥控地锁通过手持终端遥控打开和锁闭。
遥控地锁内封装有指令接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指令接收单元接收位于手持终端中的指令发出单元发出的指令,电子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识别,执行器根据电子控制单元对指令识别的结果分别执行遥控地锁的打开和闭锁。
手持终端还包括支付预订模块、评价分享功能模块或智能寻车模块,手持终端可以是具有wifi或者蓝牙功能的手机,指令接收单元是带有wifi或者蓝牙功能的接收设备。
遥控地锁包括盒体和锁杆,指令接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封装在盒体中。所述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的充电装置,用于向车辆充电;电源是生活用电或者太阳能电池。
遥控地锁可以顺着车辆泊入的方向打开。
所述遥控地锁还可以装有红外探测系统,所述红外探测系统感应到车辆驶离车位后,自动升起所述锁杆并将其锁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利用上述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进行车辆停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手持终端对车辆进行定位,根据车辆的位置显示附近的停车场;
(2)开启手持终端中的导航功能,根据所选择的停车场目的地,系统自动选择最佳路线;
(3)车辆到达停车场现场时,通过剩余车位信息指示灯查看停车场的车位剩余数,以决定是否进去停车;
(4)观察车位占用信息指示灯,以选择空余的停车位进行停车;
(5)选定停车位以后,利用手持终端将遥控地锁打开;
(6)泊车入位。
优选地,在车辆到达停车场之前,利用手持终端进行在线支付以预订车位。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其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能够使车主迅速寻找合适的停车位并能方便的打开和锁闭地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手持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的手持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遥控地锁的操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遥控地锁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遥控地锁锁闭时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包括充电系统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峰,未经李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输尿管加压装置
- 下一篇:具有清洁部件的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