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9522.8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羊耿阳;崔艳婷;党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程序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涉及计算机程序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款应用程序发布之前,通常需要对该应用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靠性,从而减小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概率。目前针对基于安卓(Andriod)系统的应用程序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界面控件的测试,例如使用Robotium测试工具进行的测试;另一种是基于界面坐标的测试,例如使用Monkey测试工具进行的测试。其中,基于界面控件的测试具有兼容性强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然而,基于界面控件的测试无法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测试,即只能绑定一个应用程序进行测试。若被测的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触发了另一个非绑定的应用程序响应而运行时,基于界面控件的测试将无法继续测试过程。而基于界面坐标的测试虽然可以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测试,但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既能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测试,又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步骤:获取第一待测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启动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第一获取步骤:获取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一控件;第一触发步骤:触发该第一控件的事件;第二获取步骤:当该第一控件的事件触发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启动时,获取该第二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二控件的坐标;第二触发步骤:根据该第二控件的坐标触发第二控件的事件;保存步骤:保存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响应于该第二控件的事件的输出结果以进行校验。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装置,包括:启动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待测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启动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一控件;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触发该第一控件的事件;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该第一控件的事件触发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启动时,获取该第二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二控件的坐标;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二控件的坐标触发第二控件的事件;保存模块,用于保存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响应于该第二控件的事件的输出结果以进行校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结合基于界面控件的测试方法和基于界面坐标的测试方法对应用程序进行自动化测试,既能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测试,又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2获取第一控件的详细流程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4获取第二控件的坐标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测试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其可由任意一台终端执行,用于测试安装于该终端内的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该应用程序是基于安卓(Andriod)系统开发的。该终端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类似的运算装置。该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第一待测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启动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
步骤S2,获取该第一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一控件;
步骤S3,触发该第一控件的事件;
步骤S4,当该第一控件的事件触发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启动时,获取该第二待测应用程序中待触发的至少一个第二控件的坐标;
步骤S5,根据该第二控件的坐标触发第二控件的事件;
步骤S6,保存第二待测应用程序响应于该第二控件的事件的输出结果以进行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