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杉的育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9389.6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50538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 怒江滇鑫农业科技示范园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0
代理公司: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代理人: 姜开侠
地址: 6734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豆杉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树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大幅度缩短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出芽率和移栽成活率的红豆杉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树种为常绿大乔木,其中5个属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不仅是珍贵的用材树种,而且其枝叶、树皮中含有的紫杉醇(Paclitaxel)等抗癌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然而,对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开发引发了对该种植物天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为保护红豆杉这一珍贵的物种资源,保证紫杉醇的充足、稳定、均衡的供应,应积极的培育红豆杉人工林资源。

利用种子繁育红豆杉人工林是一条缓解紫杉醇供应短缺及珍贵用材林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期较长,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大量的种子在休眠期内会丧失活力,从而限制了红豆杉人工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解除种子休眠期、缩短育苗周期、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移栽成活率成为红豆杉种苗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采用单纯的沙藏层积法处理红豆杉种子,使其休眠期成功缩短至15个月左右,但仍需等到第3年才能播种育苗。改进后的变温层积处理尽管能进一步缩短种子的休眠期,但在暖温处理期间杂菌很容易滋生,导致种子在萌发前就已经霉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既能充分缩短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期,又能减少真菌感染,提高出芽率和移栽成活率的育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理论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提供一种能大幅度缩短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出芽率和移栽成活率的红豆杉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种子采集、种子贮藏和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套种工序,具体包括:

A、种子采集:9至10月中下旬,采集成熟果实,采用摩擦法使种皮变薄,并漂洗干净;

B、种子贮藏和处理:采用室外沙藏层积法贮藏种子,将种子与湿沙按1:2~5的比例混合后贮藏在土坑内,土坑选择在背阴、干燥、不积水处,坑腔大小与下种量成正比,翌年2~3月取出种子,浸泡于消毒液中10~20cm,然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催芽20~24h,3~4月移入20~25℃温室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可播种;

C、整地:深耕处理,选择苗床,施加发酵过的农家肥375~600t/亩,作畦,两畦顺长相隔中间略低;

D、播种:立冬或立春前,将处理好的种子播于苗床上,用薄土盖种,浇透水,再覆盖一层保湿层,层上覆盖湿土;

E、苗期管理:从苗期开始遮阴,前期遮阴60~70%,后期遮阴50~60%,至速生期结束,9月中下旬选无光照天撤遮阴棚,喷水;幼苗出土后,及时浇水,施发酵过的农家肥450~675 t/亩,每隔7~10天向幼苗施氮肥;

F、移栽套种:一年生左右苗木出圃装营养袋,3~4月选择1500~3500m的海拔段,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层土,挖苗畦,施农家肥525~750t/亩,起苗后先将种苗根部浸于含有机肥的稀泥中3~5cm,然后将种苗种植于苗畦,套种于上层木为云南松,地表植物为蕨类的立体生长环境中,每两行云南松之间套种两行红豆杉,两行红豆杉之间套种一行蕨类植物,红豆杉的行距为80~90cm,株距为50~60cm,红豆杉与云南松之间的行距为100~120cm,云南松的株距为160~180cm,三种植物的种植同期进行。

试验证明:按照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可将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期成功缩短至5~6个月,出苗率高达95%,移栽成活率可达90%。有效解决了红豆杉人工林大面积速生栽培的技术难题,不但苗种健壮,而且生长迅速,结果早。可有效缓解红豆杉天然林资源严重匮乏的危机,不但有利于国家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更有利于红豆杉人工林树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及其药用活性成分紫杉醇的产业研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种子采集、种子贮藏和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套种工序,具体有以下步骤:

A、种子采集:9至10月中下旬,采集成熟果实,采用摩擦法使种皮变薄,并漂洗干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怒江滇鑫农业科技示范园,未经怒江滇鑫农业科技示范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