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约束型实验超空泡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9285.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彭立兵;施红辉;黄保乾;王昀;谢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实验 空泡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空泡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约束型实验超空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当航行体在流体中高速运动时,航行体表面的流体压力就会降低,当航行体的速度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流体的压力将达到汽化压,此时流体就会发生相变,由液相转变为汽相,这就是空化现象。随着航行体速度的不断增加,空化现象沿着航行体表面不断后移、扩大、进而发展成超空化形成超空泡。由于航行体在水中的摩擦阻力约为在空气中摩擦阻力的850倍,因此超空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水下航行体的摩擦阻力大幅减小。
超空泡减阻技术已经对海战武器的研制和新型船体减阻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美,德,英,法等国都在进行超空泡减阻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国外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技术比国内先进很多,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水下物体局部空泡的稳定性和升、阻力特性,以及出水冲击等问题。以上研究主要针对局部空泡,而超空泡技术的研究最近几年刚刚起步,目前主要在空泡水洞、拖曳水池和射弹实验水槽中进行模型实验,通过水洞研究超空泡因实验成本高一般科研机构无法进行实验,拖曳水池由于实验速度低实验模型周围无法产生空泡或者产生的空泡不稳数据不精确,弹射实验水槽由于实验的随机性给实验结果带了很大的误差 。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约束型实验超空泡发生装置,能够给实验模型提供准确稳定的速度,增加实验的重复性,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将实验水箱水平固定在实验支架上,实验水箱前后面安装有机玻璃视窗,实验水箱上面沿长度方向正中间装有两根相对布置的“Z”字型导轨,实验水箱上面沿长度方向正中间开有长通槽,承载滑块与两根相对布置的“Z”字型导轨构成滑动副,连接杆的一端与承载滑块中心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实验水箱经中间长通槽伸入实验水箱内,连接杆的另一端头部安装有实验模型,钢丝的一端与露出“Z”字型导轨外的承载滑块的牵引立柱连接,钢丝的另一端与拖拽装置中的卷扬轮连接;靠近拖拽装置一侧的两根“Z”字型导轨上面分别装有摩擦条,两条摩擦条的一端经旋转轴与各自的“Z”字型导轨构成转动副,两根“Z”字型导轨侧面分别装有调整螺栓,两个调整螺栓分别顶在各自摩擦条的外侧面,两个调整螺栓靠近拖拽装置的“Z”字型导轨上;,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远离拖拽装置的旋转轴一侧的两根“Z”字型导轨上;其中一个有机玻璃视窗前安放高速摄影仪,高速摄影仪的两侧安放照明灯,高速摄影仪的摄像头垂直对准实验模型的水平中心轴,高速摄影仪与工控计算机相连。
所述的拖拽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套筒联轴器、电磁离合器、第二套筒联轴器和卷扬轮;在伺服电机支架上,伺服电机经第一套筒联轴器、电磁离合器、第二套筒联轴器与卷扬轮相连,卷扬轮与钢丝的另一端连接。
靠近拖拽装置一端的长通槽端面装有缓冲的牛筋垫。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伺服电机通过改变其通电频率来为实验模型提供准确稳定和一定范围的实验速度,对实验模型产生空泡时的临界速度可以直观准确的设定和测量,使产生的空泡稳定,电磁离合器收到承载滑块给压力传感器的触发信号后能够使卷扬轮和伺服电机快速准确的断开,阻停装置通过调节调整螺栓来控制摩擦条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滑块的停止时间和距离,承载滑块设计小巧自身重量轻而使其得到更大的滑动速度,实验模型表面所产生的空泡配合使用各种高级光学仪器可以清晰的观察其产生及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约束型超空泡发生装置的总体布置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承载滑块剖视图。
图4是摩擦条装配示意图。
图5是拖拽装置结构图。
图中:1、实验支架,2、实验模型,3、连接杆,4、承载滑块,5、牵引立柱,6、“Z”字型导轨,7、钢丝,8、实验水箱,9、有机玻璃视窗,10、螺栓,11、伺服电机支架,12、伺服电机,13、螺钉,14、长通槽,15、压力传感器,16、旋转轴,17、摩擦条,18、调整螺栓,19、牛筋垫,20、卷扬轮,21、第二套筒联轴器,22、电磁离合器,23、第一套筒联轴器,24、工控计算机,25、照明灯,26、高速摄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