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9117.6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郝小龙;刘和;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1/24 | 分类号: | C01B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压 空气 微孔 等离子体 放电 no 气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氧化氮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氧化氮(NO)在医学上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和对细菌有灭活作用,对非典型性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工业上一般用氨气在铂催化下氧化生成一氧化氮,而生物学上的一氧化氮的产生大致分为酶生性一氧化氮和非酶生性一氧化氮,非酶生性通过硝酸甘油、硝普纳等临床药物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制备NO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方法,包括
(1)空气以0.25~8升/分钟的流量由微孔间隙放电装置进入气体反应室,在气体反应室内停留2~60秒后导出;
(2)在微孔间隙放电装置上施加电压为1~6千伏特,电流为10~60毫安的直流电。
进一步,所述微孔间隙放电装置由高压电极、接地电极和绝缘层构成;所述接地电极为一端带有管帽的圆管,在管帽上开有圆孔;所述高压电极为两端开口的圆管;高压电极套在接地电极内,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用绝缘层隔开,高压电极的管口与接地电极的管帽的距离为0.1~2毫米,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为绝缘陶瓷、石英石或三氧化二铝。
进一步,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5~1.5毫米。
为实现上述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微孔间隙放电装置和气体反应室;所述微孔间隙放电装置由高压电极、接地电极和绝缘层构成;所述接地电极为一端带有管帽的圆管,在管帽上开有圆孔;所述高压电极为两端开口的圆管;高压电极套在接地电极内,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用绝缘层隔开,高压电极的管口与接地电极的管帽的距离为0.1~2毫米,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接地电极带管帽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气体反应室的入口连接,在气体反应室底部设有气体出口。
进一步,在气体反应室内设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正对着气体反应室的入口。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为绝缘陶瓷、石英石或三氧化二铝。
进一步,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5~1.5毫米。
进一步,所述气体反应室设有冷却水套。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一种廉价的空气为气源,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间隙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借助直流高压大气压空气源等离子体放电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特性,让其气体粒子在后续空腔内充分反应,避免了其他的气体成分的产生,如臭氧和一氧化二氮,可以在较快时间内迅速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此方法仅需清洁的电能,无需其它的化学物质或催化剂辅助,且一氧化氮浓度达100~830ppm,此方法是一种绿色、便捷和高效的等离子体化学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装置,
其中,1-直流电源,2-绝缘层,3-高压电极,4-接地电极,5-导气管,6-冷却水套,7-气体反应室,8-冷却水入口,9-气体出口,10-冷却水出口,11-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节能环保型复合保温材料
- 下一篇:膝部保护杆加强筋焊接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