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孢托罗及头孢托罗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8985.2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751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许学农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
主分类号: C07D501/56 分类号: C07D501/56;C07D501/04
代理公司: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代理人: 丁秀华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头孢 托罗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其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孢托罗及头孢托罗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托罗酯(Ceftobiprole Medocaril,亦称头孢吡普酯)是由瑞士巴塞利亚制药公司(Basilea Pharma-ceutica)和强生公司(Johnso n & Johnson)共同研发的新型头孢类抗生素,其有效成分为头孢托罗(Ceftobiprole)。头孢托罗为广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球菌(VRSA)等,是目前唯一对MRSA和VRSA有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应用前景广阔,被看作“第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一员。巴塞利亚制药公司申请的头孢托罗注射剂2008年先后在加拿大、瑞士获准上市(商品名分别为),可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同时,巴塞利亚制药公司2012年7月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提交了用于治疗肺炎的上市申请。

头孢托罗(Ia)的化学名为:(6R,7R)-7-[(Z)-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羟基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E)-(3′R)-2-氧代-(1,3′-二吡咯烷基)-3-亚基甲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

头孢托罗酯(Ib)的化学名为:(6R,7R)-7-[(Z)-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羟基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E)-(3′R)-1′-(5-甲基-2-氧代-1,3-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氧羰基)-2-氧代-1,3′-二吡咯烷-3-亚基甲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

借鉴头孢类抗生素制备的通用方法,参照分子结构特点可见,头孢托罗(Ia)和头孢托罗酯(Ib)均由partA、part B和part C三个结构单元组成,其中partA是以7-头孢烷酸(7-ACA)为主体的母核结构;part B是含有氨基噻二唑和羟亚胺的侧链;part C是吡咯烷及吡咯烷酮所形成的双环侧链或其酯(Ib)。

其中,part A和part B的是通过侧链和母核的7-位氨基形成酰胺键来链接的,具体地,其链接可采用羧酸法、酰氯法或活性酯法等,目前最成熟、也是头孢类抗生素合成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就是活性酯法,即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较高收率地形成酰胺键。partA和part C是碳碳反式烯键链接,该反式烯键最简单有效的形成是通过季磷盐和羰基缩合的是魏梯希(Witting)反应。针对partA和part C的官能团特征,其魏梯希反应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即part A的羰基和part C的季磷盐(简称M-1法)以及part A的季磷盐和part C的羰基(简称M-2法)进行缩合。

所以,头孢托罗(Ia)或头孢托罗酯(Ib)的制备,可以有如下四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part A和part C先通过part A的羰基与part C的季磷盐发生魏梯希反应(M-1法),生成的中间体再与part B酰胺化反应生成头孢托罗(Ia)和头孢托罗酯(Ib)。专利第EP0849269A1号和第EP2010/136422号提供了一种类似第一条路线的制备方法,由于该法在进行魏梯希反应时,需要对part A的氨基和羧基进行必要的保护,因而增加了反应步骤,使制造成本有所增加。同时,part A的羰基形成是通过伯醇的选择性氧化而制得的,需要使用特殊的氧化剂,如戴斯-马丁(Dess-Martin)氧化剂、琼斯(Jones’)氧化剂或游离基(TEMPO)氧化剂。

第二条路线,part A和part C先通过part A的季磷盐与part C的羰基发生魏梯希反应(M-2法),生成的中间体再与part B酰胺化反应生成头孢托罗(Ia)或头孢托罗酯(Ib)。专利第EP1067131A1号、第EP0841339号及第WO9529182号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第二条路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虽然省去了特殊的氧化反应,但仍然存在由官能团的保护及脱保护引起的工艺繁琐的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未经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