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EMS振荡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8827.7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27612A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发明(设计)人: 赵晖;杨晋玲;骆伟;杨富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3B5/04 分类号: H03B5/04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汤保平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mems 振荡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振荡器,特别是涉及基于MEMS谐振器的MEMS振荡器。

背景技术

时钟和振荡器是所有电子系统的心脏,目前绝大多数高性能电子系统的时钟都是由石英振荡器提供,但石英晶体振荡器为片外组元,不易于IC集成,不仅增加了集成成本,而且阻碍了系统的小型化。

MEMS谐振器是使机械结构在其固有频率振动。微纳谐振器与IC电路集成,构成MEMS振荡器。MEMS谐振器的频率决定振荡器的频率。基于MEMS谐振器的振荡器不仅具有高频高Q,而且其制造工艺与IC技术兼容,可实现微纳谐振器件与IC电路的同一芯片集成,利于整个系统的小型化。高Q值意味着器件插损小、能耗低、相噪低、谐振电路选择性好,适于制作稳定的振荡器。与传统石英振荡器相比,MEMS振荡器不管从生产工艺还是组件结构设计上,都更符合现代电子产品的标准,也是对传统石英产品的升级换代。近年来,基于MEMS谐振器的振荡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取代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理想器件。

目前MEMS谐振器的插入损耗普遍较大,不利于制作振荡器。而且MEMS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性。例如,硅基MEMS谐振器,谐振频率的温度稳定性为-20ppm/℃【1】,远不能满足振荡器的实际应用需求。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从材料【2】、器件结构【3】以及外围电路【4】对MEMS谐振器的频率稳定性进行了优化,但都难以实现高稳定频率输出,补偿后的振荡器在0℃-100℃温度范围内,频率稳定度为±20ppm左右。本发明提出了集成微加热器和调节谐振器偏压两种方法相结合的途径,使MEMS振荡器在0℃-100℃范围内可实现±1ppm的高稳定频率输出。

引用文献:

【1】W.-T.Hsu,Vibrating RF MEMS for timing and frequency references,in Proc.IEEE Int.Microw.Theory and Tech.Symp.,Jun.11-16,2006,pp.672-675.

【2】Renata Melamud.,Temperature Insensitive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PhD 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2008.

【3】W.T.Hsu and C.T.-C.Nguyen,Geometric stress compensation for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in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in Proc.IEEEUltrason.Symp.,Sendia,Japan,Oct.5-8,1998,pp.945-948.

【4】K.Sundaresan,P.E.Allen,and F.Ayazi,“Process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a7-MHz CMOS clock oscillator,”IEEE J.Solid-State Circuits,vol.41,no.2,pp.433-442,Feb.20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EMS振荡器,该MEMS振荡器中的MEMS谐振器是带温度补偿的高频高品质因子(Q)的MEMS圆盘谐振器,具有高稳定的频率输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MEMS振荡器,包括:

一MEMS谐振器;

一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其输入端与MEMS谐振器的输出端连接;

一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其输出端与MEMS谐振器的输入端连接;

一放大器,其输入端与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

一移相网络,其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

一输出缓冲器,其输入端与移相网络的输出端连接,以上构成的正反馈型振荡电路。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