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卡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8314.6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安;郁斌;薛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芯传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李伟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识别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处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第一定时器、计数器、控制设备和射频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在识别卡休眠状态时,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定时,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
所述计数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次数进行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并将计数器清0;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的信号,进行所述控制设备的硬件检测,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计数器的信号,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开启;和,所述射频模块数据交换完毕,控制关闭所述射频模块,并进行硬件检测。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命令,开启射频模块,与外界通过射频信道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识别卡内各模块进行供电及断电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信号时,还用于检测识别卡是否存在上次未发送的数据包;
若存在,则直接开启所述射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定时器,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相连,用于所述射频模块开启后,进行第二预设时间定时,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发送信号给所述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若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射频模块未接收到外界数据信号,则所述处理模块控制关闭所述射频模块;
若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射频模块即接收到外界数据信号,则所述处理模块对该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射频模块接收到的外界数据信号进行校验位验证,及对无线信号强度进行判定;若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进行数据交换,否则直至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关闭所述射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s,所述预设次数为3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蜂鸣器、显示设备及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20ms。
8.一种识别卡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第一定时器在识别卡休眠状态时,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定时,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向处理模块发送信号,进行识别卡唤醒;
步骤B,通过计数器对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次数进行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向处理模块发送信号,对射频模块开启,并将计数器清0;否则,关闭所述射频模块;
步骤C,射频模块开启后,接收外部设备信号,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完毕,立即关闭所述射频模块,并执行硬件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所述识别卡唤醒后,所述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包检测,若存在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包,则直接开启所述射频模块,运行步骤C;
若不存在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包,则运行步骤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第二定时器在所述射频模块开启后,进行第二预设时间定时,达到所 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发送信号给所述处理模块;
若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射频模块未接收到外界数据信号,则所述处理模块控制关闭所述射频模块,并对所述控制设备执行硬件检测。
若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射频模块接收到外界数据信号,则所述处理模块对该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射频模块接收到的外界数据信号进行校验位验证,及对无线信号强度进行判定;若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进行数据交换,否则直至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关闭所述射频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外界数据信号信息判断所处区域位置;
若区域位置相同,则不重复执行数据发送工作;
若区域位置不同,则执行数据发送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芯传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李伟,未经南京芯传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3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燃烧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用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