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藻营养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8263.7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邓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杰;邓国权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A23L1/29;A23L1/3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 营养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盐领域,涉及一种海藻营养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食用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也要求更高;食盐作为一种使用最广泛的食品调味剂,其安全性、健康性更受关注。研究发现,由于人们食用的食品中处处离不开食盐,它还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在其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既可达到食品调味的功效,又能补充人体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
多年来,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病之间呈正相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即食盐摄入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个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低于6g,而我国居民平均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为12g,远高于推荐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最危急的国家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藻营养盐的制备方法,它通过在食用盐中添加海藻提取液,从而生产一种富含钙、铁、锌、钾、镁、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蛋白质、海藻多糖等营养物质,增加了食盐的营养及保健功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取海带20千克,加水160千克浸泡3小时,取浸泡水过滤除去漂浮物及泥沙,得浸泡水约100千克,海带留作他用;
2)将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器中以130~180℃进行蒸发浓缩、灭菌,浓缩至约15~18倍时,溶液出现结晶,停止浓缩;
3)将浓缩液取出、冷却,去除结晶物,取溶液,即为海藻提取液约5千克,提取液密度为1.18~1.2g/ml;
4)将上述溶液取1~4千克配合碘化钾或碘酸钾(按I折算14~39克/吨食盐)制成海藻加碘液,加入1000千克无碘食用盐中,或者将上述溶液取1~4千克加入1000千克含碘食用盐中,混合均匀,连续送入沸腾干燥床,在约75-85℃干燥,使水分≤0.2%;
5)将制作好的产品按要求包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海藻提取液加入到食用盐中,由于海藻提取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增加了食盐的营养及保健功效。
2)、海藻提取液成本低、易收集、营养丰富,比用直接添加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制造的营养盐成本更低、营养及保健功效更全面。
3)、收集海藻洗涤水或海带浸泡液用作海藻营养盐的原料,减少了废水排放,回收了大量营养性的物质,符合环保、绿色健康的理念。
4)、产品经过检验,各项卫生指标和重金属指标均可达到国家表准要求。
5)、产品生产方法简单,可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富含物质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各项指标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各项指标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各项指标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各项指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取海带20千克,加水160千克浸泡3小时,取浸泡水过滤除去漂浮物及泥沙,得浸泡水约100千克,海带留作他用;
2)将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器中以130~180℃进行蒸发浓缩、灭菌,浓缩至约15~18倍时,溶液出现结晶,停止浓缩;
3)将浓缩液取出、冷却,去除结晶物,取溶液,即为海藻提取液约5千克,提取液密度为1.18~1.2g/ml;
4)将上述溶液取1~4千克配合碘化钾或碘酸钾(按I折算14~39克/吨食盐)制成海藻加碘液,加入1000千克无碘食用盐中,或者将上述溶液取1~4千克加入1000千克含碘食用盐中,混合均匀,连续送入沸腾干燥床,在约75-85℃干燥,使水分≤0.2%;
5)将制作好的产品按要求包装。
海藻提取液可以是海菜、石莼、海带、裙带菜、海菠菜、马尾藻等海藻类产品的提取液。这种提取液中富含大量的钙、铁、锌、钾、镁、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蛋白质、海藻多糖等,是一种天然的营养液。
实施例1:
(1)取海藻加工厂漂烫海藻后的水10~20千克,过滤除去漂浮物及泥沙;
(2)将过滤后的溶液加入80~200千克含碘食用盐中,或者将过滤后的溶液配合碘化钾或碘酸钾(按I折算14~39毫克/千克食盐)加入80~200千克无碘食用盐中,混合均匀;
(3)将上述混合无在干燥箱中于110~115℃干燥至水分≤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杰;邓国权,未经宋杰;邓国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办公件
- 下一篇:一种坡口角度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