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降解金霉素的桔青霉LJ318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7444.8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菊;姚民僕;杨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杨正礼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5/31;A62D3/02;C12R1/80;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金霉素 青霉 lj318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能够降解金霉素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LJ318,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又名氯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和大型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可以预防多种动物疾病,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防治中。
作为兽药的金霉素在动物体内代谢后,大部分以原形排出,在环境中不易发生生物降解,形成环境蓄积与残留。金霉素生产企业在发酵生产金霉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若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完善进入环境,也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产生毒性和抑制作用,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金霉素残留的去除已成为金霉素生产企业和使用部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生物降解处理污染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已经意识到用微生物技术来处理日益增加的环境污染物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和低耗的手段,也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降解环境污染物方法。目前,生物处理技术已在的许多污染物处理方面得到应用。
然而,对金霉素降解菌株的筛选以及利用高效菌株降解金霉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报导极少。而有关桔青霉降解金霉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无研究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金霉素降解菌株LJ318及其基因。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霉素降解菌株LJ318,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该菌株已于2012年3月7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No.5850,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的金霉素降解菌株LJ318的基因,为菌株LJ318的rDNA-ITS基因,通过基因组DNA提取、rDNA-ITS序列扩增、rDNA-ITS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而获得。该菌株的rDNA-ITS全序列如下:
CCGTAGGTGA ACCTGCGGAA GGATCATTAC CGAGTGCGGG CCCCTCGGGG CCCAACCTCC 60
CACCCGTGTT GCCCGAACCT ATGTTGCCTC GGCGGGCCCC GCGCCCGCCG ACGGCCCCCC 120
TGAACGCTGT CTGAAGTTGC AGTCTGAGAC CTATAACGAA ATTAGTTAAA ACTTTCAACA 180
ACGGATCTCT TGGTTCCGGC ATCGATGAAG AACGCAGCGA AATGCGATAA CTAATGTGAA 240
TTGCAGAATT CAGTGAATCA TCGAGTCTTT GAACGCACAT TGCGCCCTCT GGTATTCCGG 300
AGGGCATGCC TGTCCGAGCG TCATTGCTGC CCTCAAGCCC GGCTTGTGTG TTGGGCCCCG 360
TCCCCCCCGC CGGGGGGACG GGCCCGAAAG GCAGCGGCGG CACCGCGTCC GGTCCTCGAG 420
CGTATGGGGC TTCGTCACCC GCTCTAGTAG GCCCGGCCGG CGCCAGCCGA CCCCCAACCT 480
TTAATTATCT CAGGTTGACC TCGGATCAGG TAGGGATACC CGCTGAACTT AAGCATATCA 540
ATAA 544
上述rDNA-ITS序列由544个碱基(bp)组成。
菌株LJ318可以在马丁氏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菌株LJ318的菌丝呈白色,致密,短绒毛状,在PD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4天,菌落大小为4-9mm,随着生长菌落颜色变为铜绿色至深绿色,衰老后颜色逐渐变暗,菌落背部呈黄绿色。在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生长3天,菌落大小为3-7mm,中部颜色为深绿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丝透明,具横隔,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上生出,顶端生有扫帚状的分枝结构,分生孢子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杨正礼,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杨正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的融雪化冰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自动浇水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