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艾草天然熏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7115.3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紫红苑本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9/02 | 分类号: | A61L9/02;A61L10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艾草 天然 熏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熏香及熏香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草作为一种香草植物,工业上通常用来提取艾草精油,提取精油后的艾草虽然还颇具香气,但现有的加工技术中鲜有利用者。
市面上的熏香主要分为固体熏香和液体熏香两种,固体熏香采直接点燃或电加热方式释放,液体熏香一般配合熏香炉使用。艾草精油用于熏香时一般采用后者的方式,以艾草精油加入水中用熏香炉加热散发。鲜见用艾草精油制备固体熏香,一则因为艾草精油较为昂贵,用其制备出的固体熏香价格太高,二则现有固体熏香制备工艺大多是用来制备非天然熏香,如固体熏香中的助燃剂一般是用诸如硝酸钾之类的化工产品,天然且昂贵的艾草精油不适合用此种工艺加工。
发明内容
爰此,本发明人在长期从事香草植物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艾草天然熏香及其制备方法,该艾草天然熏香以脱水后的艾草粉碎而成的艾草粉及艾草精露为主要原料,以天然水麻皮粉作为黏粉、以天然茶籽粉作为助燃剂,从而使得本发明制得的艾草固体熏香具有纯天然、无污染、低成本、安全性高、释放香气效果持久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艾草天然熏香,其由以下成分组成:艾草粉30-50重量份、水麻皮粉8-12重量份、茶籽粉0.3-0.6重量份以及8%-12%的艾草精露。
其中,艾草粉指的是将脱水艾草粉碎后制得的粉末,其作为熏香的主要成分及香味来源;水麻皮粉作为天然黏粉;茶籽粉作为天然助燃剂。茶籽可用于提炼茶油,其加工的副产品分为茶籽壳和茶籽粕,茶籽粕中会留存一定量的茶籽油。本发明的茶籽粉指的是含油的茶籽粕粉碎而成的粉末。
艾草精露是含有天然艾草精油的水的统称,无确定的艾草精油浓度,但其浓度远比艾草精油低,可通过将艾草精油稀释于水中而制得,也可采用类似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 103031210 A中披露的方法制得。本发明制得的成品艾草天然熏香中的艾草精露指的是混匀时的艾草精露经干燥脱水后剩下的成分,包含水和艾草精油,而艾草精油的质量很小因此在计算时可忽略,所以,本发明制得的成品艾草天然熏香中的艾草精露在成品中的含量比例和含水率相当。
优选地,本发明的艾草天然熏香由以下成分组成:艾草粉40重量份、水麻皮粉10重量份、茶籽粉0.5重量份以及10%的艾草精露。
优选地,所述茶籽粉的含油量为7%-10%。含油量7%-10%指留存的油量占原有油量的百分比。茶籽粉的含油量过低助燃效果差,过高则导致成本大大增加,且会降低黏性。
优选地,所述艾草粉、水麻皮粉、茶籽粉的粒径为200目-300目。
制备艾草天然熏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脱水艾草粉碎制得艾草粉;
第二步,将30-50重量份的艾草粉、8-12重量份的水麻皮粉、0.3-0.6重量份的茶籽粉以及20-4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步制得的艾草精露混合均匀;
第三步,用熏香成型机对上述混匀后的物料进行成型,可成柱型、片型、线型、锥型或盘型;
第四步,干燥脱水,使得含水率为8%-12%,即得成品。
优选地,上述第二步中,将40重量份的艾草粉、10重量份的水麻皮粉、0.5重量份的茶籽粉以及30重量份的艾草精露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茶籽粉的含油量为7%-10%。
优选地,所述艾草粉、水麻皮粉、茶籽粉的粒径为200目-300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制备艾草天然熏香的方法:
第一步,将脱水艾草粉碎制得艾草粉,粉碎粒径为250目;
第二步,将40kg艾草粉、10kg水麻皮粉、0.5kg含油量为10%的茶籽粉以及30kg艾草精露混合均匀;其中,水麻皮粉、茶籽粉均为250目粒径。
第三步,用熏香成型机对上述混匀后的物料进行成型,成柱型;
第四步,干燥脱水,使得含水率为10%,即得成品。
本实施例中的脱水艾草及艾草精露可采用类似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 103031210 A中实施例1披露的方法制得。同样地,中国发明专利CN 103031210 A中其他实施例中的制备精露的方法也可应用于本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紫红苑本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紫红苑本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