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6904.5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利;杨志伟;赵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利伟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既能应用于好氧生物反应,又能应用于厌氧生物反应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好氧生物反应和厌氧生物反应均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生物反应适宜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厌氧生物反应适宜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好氧生物反应和厌氧生物反应的各种组合工艺又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无论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还是工业废水处理,均需要好氧生物反应和厌氧生物反应相结合的工艺。
无论是好氧生物反应池还是厌氧生物反应池,为了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需要剧烈扰动反应池内含有微生物的污泥与污水,池水中有大量的悬浮物,反应池的出水采用重力沉降的方法,无法清除出水中超细悬浮物和微生物。微生物的流失影响了反应池的生物反应效率,尤其是厌氧微生物生长缓慢,厌氧环境容易受到破坏。另外,在组合工艺中,前段反应池出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会对后段反应池中不同属性的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后续反应池出水的回流,也会对前段反应池中不同属性的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好氧生物反应池与厌氧生物反应池结构不同,无法在好氧生物反应与厌氧生物反应之间进行工艺转换。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中,除厌氧生物反应池外,其余的设备均是敞开式,占地面积大,设备选址要求高,不适宜应用在小城镇及居民小区的污水处理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污水处理设备的缺陷,提供一种全封闭式、能清除出水中超细悬浮物和微生物、能在好氧生物反应与厌氧生物反应之间进行工艺转换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总的特征是多功能生物反应器由生物滤池部件、过滤器部件、接管箱一、射水器、接管箱二、滤池人孔、U形管组成。过滤器部件、接管箱一、接管箱二、滤池人孔、U形管安装在生物滤池部件上,射水器安装在接管箱一上。
生物滤池部件由生物滤池、填料支架、过滤器基座、滤池配管支架、填料、滤池配管组成。
生物滤池由池底、池壁和池盖构成封闭空间。生物滤池材质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可以是以碳钢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以玻璃钢为代表的非金属材料。生物滤池垂直方向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生物滤池垂直方向矩形截面的内侧有倒角。生物滤池池底相邻两侧有斜坡一、斜坡二,生物滤池池底中间是承重立柱,生物滤池池盖厚度较大的一侧有一个过滤器基坑,过滤器基坑旁边是中空的脱气塔台,过滤器基坑与脱气塔台之间的池盖下面是承重梁,承重梁下面是导流洞,承重梁由承重立柱支撑。脱气塔台池壁上有一个溢流管,溢流管下方池壁外侧有一个U形管支架。脱气塔台池盖上各有一个人孔基坑、接管箱基坑二、接管箱基坑一。滤池人孔安装在人孔基坑中,接管箱一安装在接管箱基坑一中,接管箱二安装在接管箱基坑二中。滤池配管经接管箱一、接管箱二与外部系统管路连接。检修人员可以从滤池人孔进入生物滤池内部进行检修。
在生物滤池池盖厚度较小的一侧,两个填料支架固定在池壁上,若干个填料悬挂固定在两个填料支架之间,填料是以弹性填料为代表的悬挂式填料。滤池配管支架固定在池壁和承重立柱上。过滤器基座安装在过滤器基坑中。
过滤器基座由固定钢钩、辅助钢钩、基座底板、基座辅助板、螺栓护套组成。基座底板呈圆环形,基座底板上均布若干个内螺纹孔,每个内螺纹孔下面焊接有螺栓护套。螺栓护套是底端封闭的圆筒。基座底板下表面均布若干个固定钢钩。基座辅助板呈圆筒形,固定在基座底板内圆边缘下表面,基座辅助板外侧均布若干个辅助钢钩。
滤池配管由滤池射流管、滤池排泥管、滤池进水管、管式混合器、循环文丘里管、进水文丘里管、循环射流管、喷淋管、循环取水管组成。滤池配管通过U形螺栓安装在滤池配管支架上下两侧,和下层填料支架的下表面。
若干个循环射流管依次连接管式混合器、滤池射流管、循环文丘里管。管式混合器、滤池射流管、循环文丘里管环绕生物滤池四周排列若干圈。
滤池进水管下端出口直接连接一个进水文丘里管。滤池排泥管下端进口延伸到生物滤池池底。若干个循环取水管下端进口延伸到生物滤池的池底与池盖之间。
循环文丘里管与进水文丘里管结构相同。循环文丘里管与进水文丘里管呈圆筒形,中间是喉管,进口侧是喇叭形的导流管,出口侧是喇叭形的扩散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利伟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利伟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