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6620.6 | 申请日: | 2013-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冠平;刘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力合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71/06;B01D67/00;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空气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膜包括:
(i)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所述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叠合在一起,并在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104),在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上开有相同数目的第二通孔(106),第一通孔(104)和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06)的直径和位置相一致形成若干条通道;和
(ii)夹在两层透明有机薄膜中间的石墨烯薄膜(102),所述石墨烯薄膜具有若干条裂纹(107);或在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形成的每条通道对应的石墨烯薄膜(102)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的直径选自10~30μm,优选15~25μm;
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105)的直径为0.5~1.5μm,优选0.8~1.0μm;
优选地,所述裂纹(107)的宽度为1~2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有机薄膜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的材料独立地选自PVC、PMMA、PC、PS、EVA、POE、PP、PE或PET中的任意1种;优选PET、PMMA或PVC中的任意1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有机薄膜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的厚度独立地选自0.01~0.5mm,优选0.02~0.1mm。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空气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膜(102)为原子层数为1~10的石墨烯层,优选2~3层的石墨烯层;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薄膜(102)的厚度为1~50nm,优选3~10n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形成的每条通道对应的石墨烯薄膜(102)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105)时,所述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两个透明有机薄膜,并在相对应位置开有通孔,得到具有若干第一通孔(104)的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具有相同数目第二通孔(106)的第二有机薄膜(103);
(2)制备石墨烯薄膜(102);
(3)将石墨烯薄膜(102)转移至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之间,并覆盖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从而得到依次为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石墨烯薄膜(102)/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的层状结构;
(4)在石墨烯薄膜(102)上对应于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的位置上打孔,得到若干第三通孔(105);
(5)根据要求剪裁出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或者,当所述石墨烯薄膜具有若干条裂纹时,所述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提供两个透明有机薄膜,并在相对应位置开有通孔,得到具有若干第一通孔(104)的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具有相同数目第二通孔(106)的第二有机薄膜(103);
(II)制备石墨烯薄膜(102);
(III)将步骤(II)得到的石墨烯薄膜(102)经微裂纹法得到具有若干裂纹的石墨烯薄膜(102)
(IV)将石墨烯薄膜(102)转移至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之间,并覆盖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从而得到依次为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石墨烯薄膜(102)/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的层状结构;
(V)根据要求剪裁出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步骤(I)所述在第一透明有机薄膜(101)和第二透明有机薄膜(103)上开有通孔的方法为激光打孔法、模版法、机械法、离子束蚀刻或等离子刻蚀法中的任意1种,优选激光打孔法或等离子体刻蚀法;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4)和相应的第二通孔(106)的直径和位置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6)的直径选自10~30μm,优选15~2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力合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力合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6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数据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锰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