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地质雷达勘测桩基溶洞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6472.8 | 申请日: | 201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地 雷达 勘测 桩基 溶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用地质雷达勘测桩基溶洞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是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其底部一定深度存在溶洞,会导致桩基支持力减弱,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而,在施工中,勘测在桩基下是否存在溶洞是必须进行的工序。
传统桩基溶洞的勘测方法为钎探法,即,在传统的桩基施工中,一般先进行桩孔的开挖,开挖至设计深度后,采用钻机对桩孔底部进行一定深度的钎探,一般钎探的深度是5米到10米,以确定桩孔底部是否有溶洞。如果有溶洞,则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传统的勘测方法要投入大量的钻探设备和人工,投入大,工期长。且勘测结果往往也不够直观和准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桩基溶洞勘测中钎探法投入大,效率低,结果不直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地质雷达进行桩基溶洞勘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清理桩孔的底部;
将所述地质雷达的发射探头布置在所述桩孔底部的起始发射测试点上,将所述地质雷达的接收探头布置在所述桩孔底部的起始接收测试点上;
通过所述发射探头将高频电磁波以宽频短脉冲形式发送到所述桩孔底部的岩石中,用所述接收探头接收反射回的电磁波,并记录下反射电磁波的时间、振幅、相位以及强度等数据;
改变所述地质雷达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的布置,对所述桩孔底部所有由发射测试点和接收测试点组成的测试点对依次执行上述步骤,获得所有测试点对的反射电磁波数据;
用计算机处理上述步骤中获得的反射电磁波数据,形成勘测图像;
分析上述勘测图像,判断所述桩基下是否有溶洞,以及溶洞的形状、大小和以及深度。
优选地,所述方法中,所述测试点按下面的方式选取:
所述发射测试点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桩孔底部边缘的圆周上;
每个所述发射测试点和对应的接收测试点关于所述桩孔底部圆心成中心对称。
所述方法中,当溶洞位于所述桩孔底部之下一定深度之内时,必需打穿与溶洞间的基岩,进行溶洞处理。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桩基溶洞勘测,由于无需钻探,设备的投入少,效率高。并且由于在该方法中形成有勘测图像,结果更直观。
附图说明
根据下述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施例的桩基溶洞勘测方法中的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施例的桩基溶洞勘测方法中的测试点布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施例勘测到的反射电磁波强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说明发明可以用多种多样形式具体实现,并且在本文中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实现,并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多个方面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组合。同时,本文附图中各部分的尺寸与实际并不完全一致,而会因为方便和清晰起见做放大或缩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施例的桩基溶洞勘测方法中的设备布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施例的桩基溶洞勘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已经开挖完成的桩孔1的底部进行清理;
接着,将地质雷达2的发射探头3和接收探头4分别布置到孔底的发射测试点和与之对应的接收测试点;
然后,以发射探头3向桩孔下的岩石发射宽带高频电磁波脉冲,并以接收探头4接收反射回的电磁波。
当发射出的电磁波波遇到溶洞6和岩石的交界面时,由于介电性质的突变,会引起较强的反射,同时反射电磁波的相位通常也会有较大偏移;并且,利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到反射电磁波的时间差以及电磁波在该岩石层的传播速度,即可计算出发生反射处的深度。
这样,通过记录接收探头4上的反射电磁波的幅度、相位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桩基底部下面岩层的部分信息。
之后,在桩孔1的底部合理地选取多组测试点,其中每组包括一个发射测试点和一个接收测试点,并称之为一个测试点对。依次对桩孔1的底部的每个测试点对做测试,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所有测试点对的数据。
最后,利用计算机5处理上述数据,即可得到桩基下岩层的勘测图像;通过对该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溶洞的大小、形状、深度和位置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隙可调式滚滑复合导轨副
- 下一篇:封边压力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