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光板定位设计的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6385.2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导光板 定位 设计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导光板定位机制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的组装流程中,以背光模块的组装尤其重要。背光模块组装的品质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显示效果。就导光板的定位方式而言,主要有出光品质不佳及固定效果不良等问题。前者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后者则直接影响背光模块搬运成本。
图1为传统导光板的定位方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0包含导光板20、定位销30及框体40。传统的定位方式是在框体40的背面打孔,供定位销30放置并且在导光板20的两侧边设有耳部22,耳部22具有与定位销30相对应的定位孔,以此固定导光板20。因考虑导光板20组装后会受热膨胀,因此在导光板20与框体40间及导光板20与定位销30间皆须预留间隙以容纳热膨胀,如图1所示,导光板20与定位销30间具有距离a,而导光板20的耳部22外缘与框体40间具有距离b。以现行导光板20在两侧边均有定位设计的方式来说,因为左右两边皆预留相同大小的热膨胀容纳间隙,搬运背光模块10时,导光板20左右摇晃的距离则为两倍的距离a。就大尺寸的面板而言,搬运途中产生过多的晃动除了可能使导光板20自定位销30脱落,甚至会导致导光板20损坏。现行导光板20虽可通过增加耳部22的宽度,如图1所示,将耳部22的宽度超过定位销30直径的一半以上,以避免导光板20自定位销30脱落,但是导光板20与定位销30间因应热膨胀所预留的距离a仍会在搬运时造成导光板20损坏,即使在导光板20的第三边加设定位销30因应晃动的问题,然而这样的作法使得导光板20与定位销30间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皆具有预留的距离a,如此将造成导光板20斜向的晃动。此外,采三边定位的方式并不适用于上下两侧入光的机种,因此,在第三边加设定位销30并未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了降低背光模块10损坏的可能,制造商须付出更多的搬运成本,因此,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定位设计,以减少导光板相对框体晃动的行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定位设计,以限制导光板的移动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定位设计,以限制导光板的热膨胀方向。
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定位销及框体。框体围成一内部空间且具有支承座位于内部空间的边缘。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设置于支承座的支承面上,且第一表面的边缘架设于支承面上,其中支承面与第一表面平行。支承面上形成有定位孔以容纳定位销。定位销形成于第一表面的边缘位置上且伸入定位孔中。上述背光模块可避免在搬运时产生摇晃,以提高产品运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导光板的定位方式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导光板定位方式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2B为本发明导光板定位方式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2C为本发明导光板定位方式的实施例上视图;
图2D是导光板受热膨胀带动定位销移动的示意图;
图3为外加式支承座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框体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实施例组装导光板后的剖视图;
图4C为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上视图。
符号说明
100背光模块
200导光板
202第一表面
203穿孔
204第二表面
206端缘
300定位销
302内侧面
304外侧面
306帽盖
308销体
400框体
401侧壁
402支承座
404支承面
406底板
410定位孔
412内缘
414外缘
416开口
500反射片
510孔洞
a1、a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较佳可应用于智慧型手机、液晶电视、电脑荧幕等显示装置中,特别是大尺寸的显示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