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读数的弹簧拉压测试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6251.0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项勇;严元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晨晖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读数 弹簧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读数的弹簧拉压测试机,属于弹簧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大多数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弹性,如果将其弯曲,便会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其原形。在人类历史上,一定很早就注意到树苗和幼树的树枝有很大的挠性,因为许多原始文化利用这一特性,在特制的门后或笼子后楔上一根棍,或者用活结套在一根杆上向下拉;一旦松开张力,这根棍或杆就会往回弹。他们就用这种办法来捕捉飞禽走兽。实际上,弓就是按这种方式利用幼树弹性的弹簧;先向后拉弓,然后撒手,让其回弹。中世纪时,这种想法开始出现在机械上,如纺织机、车床、钻机、磨面机和锯。操作者用手或脚踏板给出下压冲程,将工作机械往下拉,这时用绳索固定在机械上的一根杆弹回,产生往复运动。弹性材料的抗扭性不压于它的抗挠性。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等。弹簧只是个蓄能器,它有储存能量的功能,但不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要实现慢慢释放这一功能应该靠“弹簧+大传动比机构”实现,常见于机械表。在现在的弹簧应用中,为了制造出合格的弹簧,使得弹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需要将弹簧的弹性进行测量,测量弹簧的弹性就是测量弹簧的拉伸状态以及压力状态,现有的弹簧测试机在测试时都是采用机械表的方式显示,机械表本身的具有误差,在长期使用,以及没有及时校对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使得测试的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弹簧测试机都是采用机械表的方式显示,误差比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便于读数的弹簧拉压测试机,该测试机通过数字显示,利用电子传感器将力信号变为数字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方便快捷,准确率高,而且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读数的弹簧拉压测试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箱和测量盘,测量盘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器,显示器与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龙门架,龙门架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挂钩,挂钩设置在横梁的中部,且挂钩设置在测量盘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上固定有齿轮箱,立柱穿过齿轮箱内部,在齿轮箱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箱内部的齿轮啮合,齿条的底部设置有压紧盘,测量盘设置在压紧盘的正下方,横梁的高度大于齿条的行程最高处。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套合有调节螺母,且调节螺母的顶部与齿轮箱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的外部设置有控制手柄,且控制手柄与齿轮箱的内部的齿轮轴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测试机通过数字显示,利用电子传感器将力信号变为数字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方便快捷,准确率高,而且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座;2—显示器;3—控制箱;4—齿轮箱;5—齿条;6—挂钩;7—横梁;8—立柱;9—龙门架;10—控制手柄;11—调节螺母;12—压紧盘;13—测量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读数的弹簧拉压测试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箱3和测量盘13,测量盘13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箱3连接,控制箱3上设置有显示器2,显示器2与传感器连接。放置在测量盘13上的弹簧受到的力,通过传感器传递到控制箱3中,通过信号的传递与转化,最终在显示器2中显示出具体数字,利用本结构,测试的效率高,而且便于操作人员记录数值。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龙门架9,龙门架9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龙门架9是作为一种支撑结构,将弹簧进行拉伸,测试弹簧的拉力。
所述龙门架9的横梁7上设置有挂钩6,挂钩6设置在横梁7的中部,且挂钩6设置在测量盘13的正上方。挂钩6是挂住弹簧,利用龙门架9进行拉伸,测试出弹簧的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晨晖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晨晖弹簧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纳米小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分离复合材料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