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草药钓鱼竿规模化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6125.5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龙华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远县华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77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草药 钓鱼竿 规模化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的栽培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中草药钓鱼竿规模化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草药钓鱼竿,又称腹水草,属于玄生科植物,野生分布于贵州北部、四川等地的树阴沙滩、沟渠边,喜阴湿、怕干旱、耐寒、耐涝,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为60~100cm,根状茎短而横向着生,根上有黄褐色茸毛,茎为引形弯曲,顶端着地生根,圆柱状,中上部有条棱,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圆披针形,边缘有三角形锯齿,花序穗状腑生,长1~2cm,无梗,花密生,花片和花萼为5裂,裂均匀为条状披针形,花紫红色或紫色,长5~8mm,雄蕊2只,花药长0.6~1mm,朔果卵球状,长约3nm,种子圆形有网纹,花期7~9月。全草入药,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还有治疗跌打损伤、骨伤科、疮肿疔结、烫伤等。近年来该药的野生资源机乎已挖掘待尽,中草药钓鱼竿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已逼在场眉捷、刻不容缓,否则,不但不能满足中药的需求,而且野生的钓鱼竿草药也将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止,特提出野生钓鱼竿中草药的规模化人工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草药钓钱竿规模化人工栽培的方法,贵州省内气候大多数地区适合种植,适应冷凉湿度大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以排水良好腐质高肥沃的沙埌土最为适合,不宜长期连作,3~4年轮作一次,繁殖方法可用种子、播种、繁殖、扦插、分株。
种子繁殖:10月下至11月上,采集钓鱼竿中草药成熟的种子,阴干储存,第二年4月中下旬播种,
1、 育苗:
(1)、整地作畦:深翻土埌35~40cm,细碎平整,作成高畦,宽1.2~1.5M,高25~30cm,畦沟宽30~35cm;
(2)、种子催芽:把钓鱼草种子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1~3小时,滤出放于25~30℃温度下催芽,每天翻3~4次,并适量喷洒相同温度的温水,待种子有20%长出白色胚根拌上河沙或细土及可进行播种;
(3)、播种: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按行距10~12cm进行条播,播种后复土1~2cm,每亩用种子量250~400克;
(4)、苗床管理:须经常浇水,保持土埌湿润,并支撑遮阳网,避免太阳直晒,待苗长出3~5片真叶,开始定苗,保持株距6~8cm,当年秋季即可出圃大田定植栽培;
(5)、定植:移栽大田株行距为25~30cm,每穴定植2~3株。
2、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较稍低,分株繁殖因带有根系故成活率很高,扦插繁殖在6月中上旬(贵州省的气候),在钓鱼草劲苗长到30 cm以上可切取15~20cm上段去掉部分叶片,分剪成6cm长,每段带1~2片叶,作为插条,在整好的田畦上10~15cm株行距,每穴插2根,插时用小铁镐或其他工具作穴,将插条插入免使茎皮擦伤,扦插时应选阴天,否则就应遮罩遮阳网,插后经常喷洒水,保持畦面湿润;分株繁殖,钓鱼竿中草药分株性强,每一株从根头处萌生多根幼苗,可从原株的根头上折裂下分株苗进行分株栽植,栽植方法与上相同,每亩可栽7千~8千株。
3、田间管理:
(1)、每年中耕除草3~4次,浅锄,免伤根;
(2)、施肥,按常规的施农家肥作基肥,追肥可用N·P·K复合肥,每年施追肥2~3次;
(3)、病虫防治,针对出现的病虫种类进行针对性的病虫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草药钓鱼竿规模化人工栽培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再简略重述如下:
中草药钓鱼竿要实现规模化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就必须解决大批量的种苗,解决种苗的方法有种子播种,枝条扦插和分株,种子播种,繁殖系数大,但成苗要两年,而分株、扦插当年就可以见效,现分别将种子繁殖,扦插、分株繁殖全述如下:
1、种子繁殖:10月下至11月上,采集钓鱼竿中草药成熟的种子,阴干储存,第二年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1)、整地作畦:深翻土埌35~40cm,细碎平整,作成高畦,宽1.2~1.5M,高25~30cm,畦沟宽30~35cm;
(2)、种子催芽:把钓鱼草种子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1~3小时,滤出放于25~30℃温度下催芽,每天翻3~4次,并适量喷洒相同温度的温水,待种子有20%长出白色胚根拌上河沙或细土及可进行播种;
(3)、播种: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按行距10~12cm进行条播,播种后复土1~2cm,每亩用种子量250~4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远县华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镇远县华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