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5986.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兴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点面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1f 结构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G1F结构(单面带透明导电层的玻璃+带透明导电层的薄膜)的电容式触摸屏,属于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牵引下,世界触摸屏的市场表现相当可观,触摸屏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正从手机触摸屏小尺寸等领域向具有更大屏幕尺寸发展。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结构能保护导体和感应器,而且更能有效地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对触摸屏幕造成的影响,就算屏幕沾有污渍、尘埃或油渍,依然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其具有精度高,反应快,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也更耐刮擦。
随着电容式触摸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终端客户对触摸屏的外观在更多地追求轻薄化,同时也希望在制作成本上得到降低,这样能满足多种客户的要求。本案提供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能满足客户的这些要求,有利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控制器与主板单元;触摸感应单元与触摸屏控制器相互连接,触摸屏控制器与主板单元相互连接,所述的触摸感应单元由单面带透明导电层玻璃和带透明导电层的薄膜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所述的单面带透明导电层玻璃包括Glass层,油墨层,ITO层或纳米银层;Glass层与ITO层或纳米银层之间设置油墨层。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所述的透明导电层薄膜包括ITO层或纳米银层和PET衬底;PET衬底上覆盖ITO层或纳米银层。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采用光学胶将单面带透明导电层玻璃与透明导电层薄膜进行贴合,形成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所述的Glass层厚度为0-2mm,由聚碳酸脂或有机玻璃或玻璃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所述的油墨层的厚度小于2um。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所述ITO层或纳米银涂层其厚度小于10um。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用于贴合的光学胶层厚度为100-175um。
本发明所述的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 PET衬底厚度为55-188um。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1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相对之前的G+F+F结构在制作工序上得到了简化,在结构组成上,节省了一层FILM和一层OCA,从而使电容屏的整体厚度得到了降低;由于少了一层FILM和一层OCA,相应地在制作成本上也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Glass层,2是油墨层,3是ITO层或纳米银层,4是光学胶,5是PET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 G1F结构是单面带透明导电层的玻璃+带透明导电层的薄膜的的触摸屏。G1F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分为以下部分:触摸感应单元、触摸屏控制器和主CPU。其中触摸感应单元有GLASS Sensor 和Film Sensor组成,其中Glass Sensor 是先在GLASS 上镀一层油墨,产生客户所需要的面板效果,然后再镀一层ITO或纳米银透明导电层,形成Glass Sensor。
第一层GLASS层可以是0-2mm,常用材料有: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和玻璃。
第二层油墨标示层厚度通常在2um以内,该层位于覆盖层的下面,可以隐蔽布线和LCD的边缘。
第三层感应单元层,通常采用ITO或纳米银涂层,厚度小于10um,感应单元的图形是由触摸屏的控制器决定,通过蚀刻产生所需要的图形。
第四层光学胶,其厚度一般在100-175um,可以实现Glass和Film的贴合,形成互电容方案的电容式触摸屏传感器。
第五层为Film,其采用的基材为PET,透明导电层采用的材料为ITO或纳米银,总厚度一般在55-,其感应单元的图形也是由触摸屏的控制器决定,通过蚀刻产生所需要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点面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点面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圈挤出联动生产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塑料管材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