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5934.4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远程 多功能 医疗 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医疗方法,尤其是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看病难、看病贵是时下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即使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医疗资源也不同。经常可见的情形是,许多医院人潮涌动,挂号、缴费、取药的地方都大排长龙。为了挂专家号,许多人甚至通宵排队。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而目前的现状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如何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医院的人流量,减少各种排队的时间,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资源、方便病人就诊的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其包括服务端和便携式客户端,所述客户端通过网络连接所述服务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所述客户端的身份识别模块识别用户身份;
2)通过所述客户端的输入模块输入数据;
3)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医疗服务请求模块向所述服务端发送医疗服务请求;
4)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端双向传输数据;
5)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显示信息;
6)通过所述服务端的医疗信息模块接收所述医疗服务请求并提供医疗服务。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送医疗服务请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其中之一或多种:
3.1)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医疗信息查询模块,查询所述医疗信息模块提供的医疗信息,所述的医疗信息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多种:医疗机构的名称、地理位置、介绍信息、专家信息、专家挂号信息、门诊挂号信息;
3.2)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挂号模块,向所述医疗信息模块发送挂号申请;
3.3)通过所述客户端的医生预约模块,向所述医疗信息模块发送医生预约申请;
3.4)通过所述客户端的住院申请模块,向所述医疗信息模块发送住院请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送医疗服务请求的步骤还包括:
3.5)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急救模块,向所述医疗信息模块发送急救信息,呼救救护车急救。
优选的,所述步骤3.5)中通过按压所述客户端上设置的急救按钮,启动所述医疗服务请求模块向所述医疗信息模块发送急救信息,呼救救护车急救。
优选的,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客户端设置的定位系统,以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客户端的地理位置:GPS定位、北斗卫星定位、GPRS定位。
优选的,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客户端设置的导航系统在所述客户端设置的电子地图上显示用户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的行进路线,以引导用户移动到该医疗机构。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还连接以下医疗检测装置之一或多种:血糖仪、血压计、脉搏测量仪、体温测量仪;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医疗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或存储于设置在所述客户端的存储卡中。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无线连接所述医疗检测装置:蓝牙、GPRS、WIFI、红外、微波通信。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还包括:
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病史、病历、所述医疗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
账户模块,用于与医保方法、银行方法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连接,管理用户的资金账户信息。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识别用户的身份:ID和密码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识别、医保卡识别、医疗卡识别、条形码识别、二维码识别;所述客户端包括与上述识别方式对应的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利用网络和支付系统来实现远程的挂号、预约等操作,同时可以和专门的检测设备通讯,直接获得检测数据,并上传到医疗机构,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节约了医疗机构做相关常规检查的时间。本发明的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具有远程操作、电子支付、数据存储等特点,可以大大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做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远程多功能医疗服务方法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的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