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5786.6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松;施利毅;王慧;颜婷婷;张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C01B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石墨 中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容型脱盐、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蜂窝状结构的碳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7200 S/m)、较大的理论比表面积(2600 m2/g)、高机械稳定性等优越的性能,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石墨烯片层间π-π作用使得其团聚现象不可避免,这就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尤其是电化学上的应用。目前,大量的研究旨在解决石墨烯的不可逆团聚问题,如:(1)制备石墨烯∕碳管等三明治结构,(2)制备三维石墨烯,主要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水热法等。
三维石墨烯保持了石墨烯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等优越的性能,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克服石墨烯的面面堆叠,同时独具的三维多孔结构有利于其在电化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Bong G. C.; MinHo Y.; Won H. H.; Jang W. C.; Yun S. H.; 3D Macroporous Graphene Frameworks for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其中模板法是制备三维石墨烯较有效的方法,因为其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低、结构保持性好。但是,三维石墨烯结构仍存在一些缺陷,如石墨烯片自身π-π堆叠依然存在,而且这种三维多孔结构在去除模板的过程中易于坍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仍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的方法,复合材料既能形成三维多孔石墨烯结构,又能通过中空碳球的加入进一步改善石墨烯的堆叠。同时,中空碳球的存在可以防止去除模板过程中石墨烯三维结构的坍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和措施来达到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0.8-1.2 wt%苯酚水溶液与3-5 wt%聚合物球水溶液混合均匀,在强力搅拌后将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以上苯酚:聚合物球:六亚甲基四胺的质量比为1:(0.8-2.4):0.7;将上述反应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30-160 oC反应4-5 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洗涤得中空碳球前驱体,再配制成3-5 wt%中空碳球前驱体水溶液;将氧化石墨按一定的质量比加入到中空碳球前驱体水溶液中,超声混合,抽滤,烘干,置于管式炉中,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煅烧,即可得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
所述的聚合物球为聚苯乙烯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球。
所述的苯酚、聚合物球、六亚甲基四胺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与复合材料中中空碳球的壁厚、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相关,超出上述范围可能会导致中空碳球不均一,从而无法得到本专利提及的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
上述复合材料合成过程:氧化石墨:中空碳球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1-10):1,所得包覆结构明显,无单独的氧化石墨片和裸落的球存在,氧化石墨片和中空碳球前驱体有效地交联,形成三维的复合结构。随着氧化石墨的量增多,三维复合结构将越不明显,煅烧后的三维石墨烯的结构也不够完整,堆叠现象出现。
上述控温煅烧除去聚合物球、还原氧化石墨的过程,需在惰性气氛下,两步控温煅烧实现。第一步煅烧温度为100 oC-200 oC,在该温度区间内酚醛树脂发生高温裂解;第二步煅烧温度为400 oC-800 oC,在该温度区间聚合物球发生高温裂解,同时在煅烧过程中氧化石墨也得到还原。惰性气体为纯氮气或氩气,升温速率均为0.5-2 oC∕min,惰性气体的流速为50-150 mL/min。
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对实验设备要求低,易于操作。本发明方法采用模板法制备三维石墨烯∕中空碳球复合材料,利用中空碳球来防止石墨烯的重叠和三维结构的破坏。本发明所得的三维复合材料能广泛地用于电化学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及其键盘
- 下一篇:铁氧体介电常数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