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5605.X | 申请日: | 201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魏连雨;王清州;马士宾;张彩丽;张金亮;杨政龙;李昊;马腾飞;冯雷;胡封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8/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预应力 孔道 压浆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使用。由于预应力孔道压浆为桥梁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一旦灌注后即成为暗箱,质量不易检查,加之管理和检测手段跟不上,这种隐蔽工程即使有空洞也不会被发现,这些空洞的存在易造成水分和空气侵入而锈蚀钢束,将大大降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与承载能力,造成实际孔道压浆质量偏差,所以压浆质量已经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
压浆剂的市场十分混乱,从质量到价格参差不齐,而且压浆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面对压浆剂市场的不良现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对孔道压浆方面进行规范化调整,浆液的性能指标要求大幅提高,无泌水、微膨胀、不分层、充盈度达标、不锈蚀钢筋、强度高等特点是高质量预应力孔道压浆的保证,是确保桥梁正常使用寿命的基础。能迅速掌握符合新桥规高标准压浆剂的技术具有实际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研制兼具高标准的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及其制备方法是解决压浆问题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其能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对压浆浆液性能的高标准要求,满足公路桥梁等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的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其特征在于:压浆剂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比为:
而且,所述的高性能减水剂为粉状改性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或萘系粉末高效减水剂。
而且,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氧烷消泡剂、聚醚消泡剂或有机硅消泡剂。
而且,所述的触变剂为聚乙烯醇触变剂或聚酰胺蜡触变剂。
而且,所述的纤维素为300至400cp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MC型纤维素或HEC型纤维素。
而且,所述的膨胀剂为塑性膨胀剂、UEA膨胀剂、钙矾石系膨胀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而且,所述的微硅粉为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4%、细度小于1u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1~0.3um、比表面积为20~28m2/g的硅灰。
而且,所述的矿物掺合料为超细矿渣粉。
而且,所述的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按重量份数比称量各组分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即得压浆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由减水剂、膨胀剂、纤维素等组成,原材料来源广泛;各组分适应性良好,与水泥和易性良好;3天强度可以达到7天强度要求;塑性阶段膨胀优异,能满足3h、24h膨胀要求;高流动性、高稳定性、高强度;零泌水、微膨胀、不分层;耐久性强、对钢筋无锈蚀;高充盈度,可一次性压浆施工、孔道内浆体密实无孔;预应力钢筋无锈蚀,与混凝土粘结牢靠,整体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其组份及其重量为:
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粘度为300至400cP。微硅粉为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4%、细度小于1u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1~0.3um、比表面积为20~28m2/g的硅灰。
按上述组分及重量,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即得压浆剂。
采用按上述配方制的的本发明压浆机掺入水泥(替代水泥10%)和水后形成的压浆材料的性能见表1。
表1 实施例1试验指标
所用水胶比(即水/(水泥+压浆剂))为0.28,本发明的掺量为内掺,压浆剂的掺量为10%。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预应力孔道压浆剂,其组份及其重量为:
其中,低粘度的CMC型纤维素的粘度为300至400cP。
将各组分按上述质量百分比搅拌混合均匀制的本发明压浆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