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屏蔽差分对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5380.8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全明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6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屏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具有信号导体的差分对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系统,例如用在网络和电信系统中的那些,使用插座和插头连接器来互连这些系统的部件,例如母板和子板。然而,随着速度和性能要求的提高,已知的电连接器被证明是不够的。例如,信号损失和/或信号衰减在现有电气系统中是一个问题。还希望增加信号导体的密度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吞吐量,而不必显著地增加电连接器的尺寸。实际上,电连接器尺寸的减小是希望的。然而,增加信号导体的密度和/或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会对性能产生进一步的限制。除了上述挑战之外,一些类型的连接器结构,例如直角结构,还会在电连接器的性能和实现上产生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已经提出了一些连接器系统,它们构造成将信号导体的差分对之间彼此屏蔽以减小这些屏蔽对之间的干扰。例如,在一些连接器系统中,电连接器具有金属化的塑料壳体(例如镀铜塑料壳体)。金属化的塑料壳体壳包括位于该壳体的塑料材料中的金属纤维或其它导电颗粒。然而,金属化壳体的制造成本较高。
需要一种具有改善的屏蔽性能的电连接器,其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和可靠的方式制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该壳体具有构造成接合配合连接器的配合面;以及触头模块,由该连接器壳体保持并包括信号导体的差分对。该触头模块包括围住对应信号导体的介电肋部,该介电肋部彼此之间分隔开。防护导体在相邻的介电肋部之间延伸并联结到相邻的介电肋部。导电层设置在介电肋部和该防护导体上,该导电层电联结到该防护导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2是可用于图1的电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模块组装制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图4示出了图2的触头模块的横截面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触头模块的放大横截面,其中更加详细地示出了多个特征。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放大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100的部分分解视图。该电连接器相对于互相垂直的轴线191-193而定向,这些轴线包括配合轴线191、横向轴线192和定向轴线193。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壳体102和模块组件104,该模块组件104构造成联接到该连接器壳体102并被该连接器壳体102保持。模块组件1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触头模块106。例如,多个触头模块106可并排地堆叠并被连接器壳体102保持。每个触头模块106包括端子端或端子侧108和安装端或安装侧112,其中多个暴露出的导体横梁110位于端子端或端子侧108处,多个暴露的导体尾部114(如图2所示)位于安装端或安装侧112处。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端子端108和安装端112彼此垂直地定向,使得端子端108面向沿着配合轴线191的配合方向,安装端112面向沿着定向轴线193的安装方向。因此,电连接器100可被描述为直角连接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可以是竖直连接器,其中端子端和安装端108、112面向沿着配合轴线191的相反方向。
连接器壳体102包括配合面116和加载端或侧118。加载端118构造成当电连接器100完全构成时接合触头模块106的端子端108。配合面116也可被看作是电连接器100的配合面,以及安装端112也可整体地被看作是电连接器100的安装端或侧。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02是联接到触头模块106的端子端108的单独部件。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02可完全地包围模块组件104。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02也可以是模块组件104的一体部分。此外,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02是包括介电材料的单个的模制元件。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102可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多个元件。例如,连接器壳体102可包括介电元件和联结到该介电元件的屏蔽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