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5064.0 申请日: 2013-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3285241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严中明;那静;张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严中明
主分类号: A61K36/8984 分类号: A61K36/8984;A61P9/04;A61K31/045;A61K33/28;A61K35/24;A61K35/413;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11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肥厚 心肌 中药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心肌病是一种病因复杂,基本病变发生于心肌,导致心肌不能正常收缩的心脏疾病。以心脏扩大,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下肢浮肿,或心悸、胸闷、心绞痛等为临床主要特征。心肌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两种类型;按病理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三种类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较为多见,限制型心肌病国内少见。心肌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短不一,证属中医的“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肥厚型心肌病是室间隔和心室壁肥厚,心室腔变小,心室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特点的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可改善左心室舒张期充盈,进而减少心肌缺血,因此是缓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症状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①控制心率,使心室充盈及舒张末容量最大化;②减低心室肌收缩性,改善心肌顺应性;③控制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只有在高危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药物治疗无效时,根据其病情选择适宜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如西医和手术方法如支架、搭桥虽然在心脏病急性发作时挽救了大量生命,但术后五年内,患者平均死亡率却分别上升13%和21.3%,依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中医对于各类心脏病的治疗尤其独到之处,中医的验方(如肥厚化瘀汤或2006100660524的发明专利荣心颗粒配方)对各类心脏病早有认识,称它为“胸痹心痛”。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皇帝内经》,对“心病”就有了大篇系统的论述,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血脉之主,至关重要。”提出“心病先心通”的定义,并分出“阙心痛,真心痛,胃心痛,肺心痛,胆心痛,肝心痛”等不同症型。这与现代医学对各种心脏病的区分很接近。后来,中医学家在此基础上,对心脏病的治疗研究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对心脏病的病因有了系统性的认识,指出心脏病发病的6大因素:1、天赋不足、气血亏虚;2、七情过极、气血耗逆;3、痰浊内生、血脉受阻;4、瘀血内阻、闭塞血脉;5、外邢内袭、心脉受损;6、脏腑虚损、心脉失养;同时,历代医学家还根据“天人合一”、“辨证诊治”、“因人施治”等中医思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和经验。

本病近些年来有增多趋势,病毒(细菌)感染,抵抗力下降,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抽烟,酗酒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脏负荷过重,都有可能导致心肌肥厚。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应基于药物疗效和潜在的不良反应。近年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非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尚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①药物的选择尚缺乏标准化,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据医生的个体经验和偏好来选择治疗用药;②用药量不足或用药剂量未能达到最大耐受量;③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近期药效的指标;④缺乏有关长期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等。肥厚性心肌病病人常有胸闷,胸痛,憋气,气短,头晕等症状,80%病人舌质淡暗,舌下脉络迂曲,中医辨证属:心气心血不足,心脉淤阻。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改善心肌微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从而阻止心肌增生肥厚以及心内膜纤维组织的增生。故,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药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能够益气养血,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改善心肌微循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选择少和介入手段无法治本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药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能够益气养血,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改善心肌微循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设置的如下组分:红花10-15g,王不留行12-18g,斑蝥6-8g,五灵脂10-15g,石斛10-15g,五味子8-12g,大蓟12-18g,柏子仁8-12g,朱砂2-5g,熊胆6-8g,北沙参12-18g,冰片6-8g,牛黄6-8g,桂枝10-15g,血竭8-12g,泽泻8-1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中明,未经严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