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堆肥温室一体化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4871.0 | 申请日: | 2013-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李润东;王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堆肥 温室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垃圾生态循环再利用系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堆肥温室一体化系统,属于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由于户外温度过低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几乎半年时间无法耕种。太阳房作为一种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建筑,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太阳房主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把房屋建造得尽量利用太阳的直接辐射能,它不需要安装复杂的太阳能集热器,更不用循环动力设备,完全依靠建筑结构造成的吸热、隔热、保温、通风等特性,来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它的推广有利于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可以很好解决北方地区冬季不能耕种的问题。
在农村,以农作物副产品及家庭产出的生物有机垃圾如何处理也成为当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我国对于有机垃圾的处理主要还是依靠填埋和焚烧方法处理。但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供应日趋紧张,减少垃圾的填埋数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焚烧技术不仅没有做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更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使有机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当务之急。因此,从对有机垃圾的管理由“末端处理”转型向“就地解决”的路线更能够满足我国目前的需求。生物有机垃圾堆肥是处理与利用有机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有机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但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户外温度较低,局部地区冬天最冷至零下三十多度,过低的温度制约了生物活性,同时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分解产出水分导致堆肥过程中产出过多渗滤液及堆肥尾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堆肥温室一体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堆肥温室一体化系统,包括地表土层和处于其上的有机堆肥肥料、渗滤液回喷系统、玻璃屋顶、水泵、渗滤液收集池、布风系统、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温室、尾气排放口、保温墙体、引风机、太阳能系统和草苫。整个系统的外壁由保温墙体包裹。有机堆肥肥料处于地表土层上。温室处于有机堆肥肥料上。渗滤液回喷系统处于温室内。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的下端设有渗滤液收集池。水泵一端连接渗滤液收集池,另一端连接渗滤液回喷系统。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的上端通过尾气排放口连接温室。布风系统设置在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的下端。引风机一端连接布风系统,另一端连接太阳能系统。温室的上端设有玻璃屋顶,草苫盖在玻璃屋顶上。
本发明整个过程可实现有机垃圾生态循环零废物排放,通过堆肥将机垃圾转化成有机肥料,作为农作物生物肥料使用,同时堆肥过程中产出的渗滤液回喷至表层土壤,尾气用于光合作用,整个系统即可实现有机垃圾生态循环零废物排放,同时又满足农作物在北方地区冬天生长。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功能堆肥温室一体化系统,包括地表土层1和处于其上的有机堆肥肥料2、渗滤液回喷系统3、玻璃屋顶4、水泵5、渗滤液收集池6、布风系统7、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8、温室9、尾气排放口10、保温墙体11、引风机12、太阳能系统13和草苫14。整个系统的外壁由保温墙体11包裹。有机堆肥肥料2处于地表土层1上。温室9处于有机堆肥肥料2上。渗滤液回喷系统3处于温室9内。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8的下端设有渗滤液收集池6。水泵5一端连接渗滤液收集池6,另一端连接渗滤液回喷系统3。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8的上端通过尾气排放口10连接温室9。布风系统7设置在有机废物堆肥反应室8的下端。引风机12一端连接布风系统7,另一端连接太阳能系统13。温室9的上端设有玻璃屋顶4,草苫14盖在玻璃屋顶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桂酸酯、肉桂腈和肉桂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