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4614.7 | 申请日: | 2013-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尹洪斌;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3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白云石凹凸棒粘土机械粉碎、过筛成粉末颗粒,置于钠盐与镁盐混合水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再将处理后产物加热改性,制得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棒粘土中凹凸棒质量含量为30~50%,白云石质量含量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云石凹凸棒机械粉碎、过筛后,粉末颗粒粒径小于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钠盐与镁盐的混合水溶液为NaCl和MgCl2的混合水溶液,其中NaCl与MgCl2的摩尔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云石凹凸棒离子交换处理的时间至少为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云石凹凸棒加热改性的温度为600℃~1000℃,加热改性时间为0.5~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云石凹凸棒加热改性的温度为800℃,加热改性时间为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氮磷同步吸附剂作为吸附剂同步吸附去除氮和磷污染物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应用于同步吸附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和磷,污染水体中同时含有浓度为1~100mg/L的氮以及0.1~100mg/L的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磷同步吸附剂应用于同步吸附去除污染底泥中的氮和磷,控制污染底泥中的氮磷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6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