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螺菌菌株、多环芳烃降解试剂、土壤修复试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4080.8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荆磊;毛健;邓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B09C1/10;C12R1/01;A62D10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螺 菌株 芳烃 降解 试剂 土壤 修复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红螺菌菌株及其在多环芳烃降解试剂、土壤修复试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美国环保局在20世纪80年代初把16种未带分支的PAHs确定为环境中的优先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α]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α]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PAHs已成为癌症的代名词。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大气、水体、土壤、作物和食品中,且PAHs大都来源于人类,例如在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食品制作及直接的交通排放和同时伴随的轮胎磨损、路面磨损产生的沥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中,其数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占环境中多环芳烃总量的绝大部分;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源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这类化合物存在着生物降解、水解、光作用裂解等消除方式,使得环境中的PAHs含量始终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破坏了其在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使环境中的PAHs大量的增加。因此,如何加快PAHs在环境中的消除速度,减少PAHs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PAHs在环境中的去除途径有:微生物降解、生物富集、光降解、化学氧化 等。由于微生物降解具有环保、高效、廉价的优点,被公认为是去除环境PAHs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很多能降解PAHs的微生物,但是成功应用到土壤修复中的还很少,这主要与PAHs的性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因此,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多组分PAHs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中PAHs含量的微生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红螺菌菌株,所述菌株为H1,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1月22日,保藏号:CGMCC No.686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细菌株系的生物学纯培养物,具有保藏号为CGMCC No.6869的红螺菌菌株H1的所有鉴定特征。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上述红螺菌菌株或生物学纯培养物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多环芳烃包括菲、芘、荧蒽和苯并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多环芳烃降解试剂,所述多环芳烃包括菲、芘、荧蒽和苯并芘,所述多环芳烃降解试剂所述红螺菌菌株或所述生物学纯培养物。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多环芳烃降解试剂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多环芳烃包括菲、芘、荧蒽和苯并芘。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试剂,所述土壤修复试剂包括所述红螺菌菌株或所述生物学纯培养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红螺菌菌株,能够有效降解环境中多环芳烃,扩大了能够降解多环芳烃微生物的范围;同时,利用所述红螺菌菌株制备的多环芳烃降解试剂,能够用作降解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特别由菲、芘、荧蒽和苯并芘污染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另外,利用上述红螺菌菌株制备土壤修复试剂,不但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而且,在降解土壤的过程中,不会新增新的土壤污染物,友好的修复了土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螺菌菌株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螺菌菌株系统发育树图。
图3a-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螺菌菌株对模拟污染土壤中菲、芘、荧蒽和苯并[a]芘降解效果图,其中,CK为加入相同量灭活菌株对模拟污染土壤中菲、芘、荧蒽和苯并[a]芘降解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双循环双向调温器
- 下一篇:圆形机柜集成换热采暖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