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4028.2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练继建;刘梅梅;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4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预应力 混凝土 基础 | ||
1.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由筒型基础、斜支撑和基础过渡塔筒段组成,所述筒型基础为设有密封顶盖的钢筋混凝土筒型结构,其顶盖配有上下两排呈井字形的预应力钢筋;斜支撑为混凝土结构,其中设置有预应力钢筋,所述斜支撑设置于筒型基础的密封顶盖上,以基础过渡塔筒段为圆心,呈径向均匀分布;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设置有预应力钢筋,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的外径和壁厚由上端往下端线性递增;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的上端通过法兰盘与发电机组塔筒连接固定,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的下端与钢筋混凝土筒型基础、斜支撑浇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直径25—50m;壁厚30—50cm;顶盖厚度30—60cm;筒壁高度6—1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直径优选30—50m;壁厚优选40—50cm;顶盖厚度优选50—60cm;筒壁高度优选6—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顶盖上设置的预应力钢筋间距0.5—1.2m,分上下两层布置,每层布置25—50束,其端部通过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筒壁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顶盖上设置的预应力钢筋间距优选1—1.2m,分上下两层布置,优选每层布置25—30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的长边4—10m;短边0.5—5m;倾斜角为10—30°;在所述斜支撑中,上下平行布置两束预应力钢筋,所述两束预应力钢筋中心间距为150mm—300mm,且预应力钢筋束距该构件边缘间距不小于50mm;所述斜支撑的数量为10—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的长边优选4—6m;短边优选0.5—1m;倾斜角优选为10—17°,所述斜支撑中,上下平行布置两束预应力钢筋,所述两束预应力钢筋中心间距优选250mm—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顶部外径4—8m,壁厚0.4—0.6m;与筒型基础的顶盖连接处外径10—12m,壁厚1—2m,总高度15—40m;在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中,预应力钢筋分两圈布置,各15—25束,其顶部固定在法兰盘上,下段伸到筒型基础的顶盖下部,并用锚具锚固,两束预应力钢筋中心间距为150mm—300mm,且预应力钢筋束距该构件边缘间距不小于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顶部外径优选6—8m;与筒型基础的顶盖连接处壁厚优选1—1.4m,优选总高度20—30m;在所述基础过渡塔筒段中,预应力钢筋分两圈布置,各优选20—25束,两束预应力钢筋中心间距优选250mm—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0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材料ZIF-8的大量制备方法及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