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腺癌转移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3373.4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复生;李安;杜静;杨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复生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癌 转移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更详细地讲是属于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结合为一体的乳腺癌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认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癌细胞不仅在乳腺局部生长扩张和浸润,还可通过淋巴液、淋巴管向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通过血液向全身转移。现代医学把治愈乳腺癌的希望放在早发现、早治疗上,但是90%的晚期癌症患者死于复发转移,人们至今仍然不清楚导致癌症扩散转移的原因,在癌症扩散转移后,医生们只能延缓其发展速度,进行减轻症状的姑息治疗,共同认为乳腺癌转移无法治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呈上升趋势。复发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治疗,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不同,既没有明确的共识,也没有完整的标准方案,充满着变数及争议。对此国内外众多专家教授提出许多建议与看法,现摘录如下:
《青岛晚报》98.8.3报道:“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大部分早期癌症如果医生不去发现,他们也不会增长和恶化。尸体解剖的结果表明,在40岁至50岁的妇女中有39%的妇女乳房内有肿瘤,这些肿瘤的体积很小也没有扩散,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如果她们生前被查出的话,她们都会被视为乳腺癌患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应年龄段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只有1%。所以科学家们建议,应将注意力转向高危癌症的鉴别和治疗上来”。
本发明的系列产品《癌症疾病治疗器》2011.6.29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0610069987.8,获PCT国际专利(PCT/CN2007/003135),获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5047301号,2012.7.2批准,美国发明专利申请(US2010/0145398A1)。在专利说明书中认为:癌症与重大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整体功能下降与局部结构损伤相互制约的整体病因所致,只有恢复功能与抗损伤对等相互促进整体对病因治疗才能产生显著效果。因为癌症患者体内的结构与功能、物理与化学因素均出现了病变,产生了相互制约的整体性,按照整体性规律进行变化,单一的化学治疗受对称的物理病变制约,出现疗效低副作用大的结果。目前的抗生素、化学治疗乃至整个特异性治疗原理处于无奈与尴尬局面,恢复功能通过针对性定位治疗和采用高级治疗技术进入对等部分地位和范围,而不是目前的辅助、次要地位。
《健康报》2013.1.3报道:“来自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研究员最近发现,通过挤压乳腺可引导癌细胞重新回到正常的生长模式。物理作用能逆转并阻止癌细胞的失控生长,甚至对基因突变引起的癌变也有同样的效果。进一步研究显示,细胞间联系对形成有序组织非常重要”。
《参考消息》2011.4.15【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4月13日报道】题:物理学能帮助你战胜癌症。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保罗·戴维斯说:“癌细胞何时会扩散到全身取决于新陈代谢,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些癌细胞都是些跟随血液快速运动的微生物质,它们有时蜿蜒前进,有时附着在表面上,有时又钻孔穿过表层。如今的癌症研究被基因和生物化学研究占据,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的主要疗法是基因疗法和化疗的原因,我认为,我们可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这一问题”。
《健康报》2013.1.2,“放疗应设法消除差异同心圆效应”,第四军医大学毒理学教授海春旭指出,放疗照射电离辐射诱发的自由基会对全身特别是造血系统产生程度不同的损伤,即“差异同心圆效应”,肿瘤放疗可能受制于“差异同心圆效应”。放疗损伤正常组织,导致患者不得不终止肿瘤放疗的治疗。放疗时为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和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需要积极开发具有抗放疗副作用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复生,未经李复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管材
- 下一篇:压电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