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和电缆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3330.6 | 申请日: | 201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生;郑广君;吴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13/34;H01B5/02;H01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和电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输电线路及其他电缆,多架设在空中,这些电缆大部分外层包裹有绝缘皮,一些高架高压输电线也会采用裸线的形式设置。这些电缆用于输送电能或信息,组成电网与信息网系统。
但是,现有技术中,架设在空中的电缆,在夜间很难辨识,这导致很多触线事故放生在夜间。现有技术中除了极少数的电缆安装了反光材料外,没有能够提供位置信息的装置,而若没有照射到反光材料上的光线,反光材料也无法指示出导线的位置。在电缆上设置反光覆膜成本较高,不能大范围推广。所以,许多触线事故,包括吊车、工程车、施工人员接触或碰撞电缆,多发生在夜间。
此外,由于在夜间难以确定电缆的位置,也就难以发现电缆上出现故障的位置,这也给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线路的检查和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缆和电缆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能在夜间准确确定电缆的位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包括线芯,电缆的外侧具有荧光材料。
进一步地,荧光材料喷涂在线芯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电缆还包括绝缘皮,绝缘皮套设在线芯的外部,荧光材料喷涂在绝缘皮上。
进一步地,荧光材料在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电缆还包括绝缘皮,绝缘皮套设在线芯的外部,绝缘皮由荧光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电缆还包括绝缘皮和蒙皮,绝缘皮套设在线芯的外部,蒙皮套设在绝缘皮的外部,蒙皮由荧光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电缆还包括绝缘皮,绝缘皮套设在线芯的外部,绝缘皮内掺杂有荧光材料。
进一步地,电缆还包括绝缘皮和蒙皮,绝缘皮套设在线芯的外部,蒙皮套设在绝缘皮的外部,蒙皮内掺杂有荧光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缆制作方法,在电缆的线芯的外侧设置荧光材料。
进一步地,将荧光材料在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喷涂在线芯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在电缆的线芯的外侧设置荧光材料包括:第一步,在线芯上套设绝缘皮;第二步,并将荧光材料喷涂在绝缘皮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在电缆的线芯的外侧设置荧光材料包括:第一步,将荧光材料掺杂在绝缘皮内;第二步,在线芯上套设绝缘皮。
由于电缆设置了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发出荧光,以显示电缆的位置,对地面人员与飞机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避免夜间触线事故的发生。此外,本发明的电缆上设置在荧光材料能够清楚地指示线路的完整状况,使夜间巡护或维修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电缆的情况。荧光材料的发光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属于冷光源,发光过程不伴随发热,并且不改变电缆设备的电气特性,所以满足环保标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电缆的荧光材料直接喷涂在裸线上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电缆的荧光材料喷涂在绝缘皮上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电缆的荧光材料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电缆的绝缘皮内掺杂有所述荧光材料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线芯;20、绝缘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电缆的外侧具有荧光材料。
由于电缆设置了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发出荧光,以显示电缆的位置,对地面人员与飞机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避免夜间触线事故的发生。此外,本发明的电缆上设置在荧光材料能够清楚地指示线路的完整状况,使夜间巡护或维修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电缆的情况。荧光材料的发光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属于冷光源,发光过程不伴随发热,并且不改变电缆设备的电气特性,所以满足环保标准。
本发明中的荧光材料属于自发光材料,其中包括能够在白天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在夜间发出荧光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