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学薄膜的偏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2995.5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图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00;G02B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学薄膜 偏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片上的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现有偏振立体成像的原理如附图1-2所示,从投影机,放映机等图像输出设备输出左右帧不同图像序列,经过左右圆偏振片后,组成图像的左右帧被分解开来,左帧或右帧图像再经过偏振调制器调制编码,编码成以下几种立体格式中的一种:(1)左帧图像变成左旋偏振光,右帧图像变成右旋偏振光;(2)左帧图像变成右旋偏振光,右帧图像变成左旋偏振光;观众通过佩戴与之对应的偏振立体眼镜,就可以使左眼看到左眼图像,右眼看到右眼图像,从而在大脑中合成立体图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偏振立体成像中使用的偏振片是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经用硫酸铜溶液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它的缺陷是:光效率低、容易积灰、容易划伤、耗料多、工艺复杂;从而直接造成现有的偏振立体成像的效果存在以下缺点:a.成像光效率低,由于塑料材料的特性,造成了整体光效率比较低;b.成像不均均,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在不同的部位清晰度不一致;c.成像有重影,左右眼图像对比度差,串扰度高;d.偏振片寿命低,由于偏振片与放映机之间的距离较近,导致放映机上的光源热量被偏振片材料吸收,造成偏振片长期在高温下工作,而制作偏振片材料本身不能耐高温,从而导致寿命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偏振片。
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偏振片,其中在所述的偏振片基体上依次形成有纳米 陶瓷薄膜、纳米复合金属膜和纳米复合氧化物膜。
其中,所述的偏振片基体为光学玻璃或光学树脂。
其中,所述的纳米陶瓷薄膜为硼掺杂的纳米ZnS1-XOX薄膜,硼的掺杂量为3-5at%,X=0.15-0.3。
其中,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膜为纳米银和铜的复合金属膜。
其中,所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膜为纳米ZnO、TiO2和BaO的复合氧化膜。
其中,所述的硼掺杂的纳米ZnS1-XOX薄膜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的纳米银和铜的复合金属膜通过电弧离子镀方法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膜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得到。
其中,所述的硼掺杂的纳米ZnS1-XOX薄膜的厚度为25-50nm。
其中,所述纳米银和铜的复合金属膜的厚度为10-20nm,其中银和铜的质量比为2∶1-3∶1。
其中,所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膜的厚度为50-100nm,所述的纳米氧化物中ZnO的含量为42-50wt%、TiO2的含量为20-25wt%和余量的BaO。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偏振片透光率好、光效率高,在450-550nm的光谱范围内偏振光的透射率高于90%,在550-700nm的光谱范围内偏振光的透射率高于93%。此外,本发明的偏振片成像均匀,图像在各处的清晰度均保持一致(浊度低于2%),使得合成的立体图像无重影,对比度高,串扰度小,可以显著减轻眼睛的疲劳感;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偏振片表面不仅耐热性好、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显著提高了偏振片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偏振立体成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偏振立体成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3本发明所述偏振片的偏振光在不同波长下的透射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图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图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