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及残留物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2784.1 申请日: 2012-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3239486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孙毅;朱永红;童正兵;王婕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16 分类号: A61K36/16;A61K12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银杏 内酯 组合 残留物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组合物中残留物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银杏叶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其所含特定化学成分有关。德国Dr.Willar Schwabe首次注册了银杏叶的一种简单提取物,于1972年申请了专利(W Schwabe DE176708和DE2117429),定名为EGb761,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类化合物(ginkgolids)具有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作用。银杏制剂被列为治疗药物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均用为保健食品或非处方用药,美国开发出的银杏保健食品已经获得FDA批准。

银杏内酯属于萜类化合物,称为萜类内酯,由倍半萜内酯和二萜内酯组成,是银杏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白果内酯(bilobalide)属倍半萜内酯,由R.T.Major于1967年和K.Weinges于1969年分离得到,目前从银杏叶中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A、B、C、M、J(ginkgolidA、B、C、M、J)为二萜内酯化合物,于1932年由S.Furukawa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1967年才由K.Nakanish、M.Maruyama和K.Okabe等人进一步分离和确定其化学结构。从结构上看,白果内酯类分子骨架由15个碳原子组成,具有互相稠合在一起的4个五元环,其中有1个五元碳环,3个五元内酯碳环,五元环上连有1个天然产物中罕见的叔丁基。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可防止脑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引起的功能改变,改善老年记忆功能,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以及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作用,其神经营养、神经保护作用比银杏内酯强。银杏内酯B有抗炎、抗休克、保护心脑血管、治疗急性胰腺炎等作用。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分子骨架由20个碳原子组成,具有6个五元环,其中有2个五元碳环,3个五元内酯环,1个四氢呋喃环,两个五元碳环以螺环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其余的环以稠合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刚性茏状的特殊立体化学结构。银杏内酯分子中均具有天然产物中罕见的叔丁基。银杏内酯包括二萜类和倍半萜类内酯,二萜类内酯主要有银杏内酯A、B、C、J、M等,半萜类内酯有白果内酯。

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PAF后,药理学家对银杏内酯进行了研究,明确银杏萜内酯是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抗休克、抗过敏及抗炎作用。银杏内酯A、B、C、M、J结构差别在于含有的羟基数目和羟基连接的位置不同。银杏内酯均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是银杏叶中特殊生理活性的关键成分。

银杏内酯A结构式                 银杏内酯B结构式

分子式:C20H24O9分子量:408.4        分子式:C20H24O10分子量:424.4

银杏内酯C结构式                 白果内酯结构式

分子式:C20H24O11分子量:440.4         分子式:C15H18O8分子量:326.3

银杏内酯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有强大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其中银杏内酯的抗PAF活性最高。PAF是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组织分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它与许多疾病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银杏内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其拮抗作用活性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当内酯结构中R3为羟基或羟基数目增多时,对PAF的拮抗活性减弱,而当R2为羟基且R3为H时,则活性显著增强,其中以银杏内酯B对PAF产生的拮抗作用最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