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2474.X | 申请日: | 2013-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峰;袁博;盛野;郑克岩;宋艳华;秦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铝酸盐 绿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固态照明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的白光LED实现方式是将LED芯片与荧光粉组合,利用LED芯片去激发荧光粉混合形成白光。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蓝光LED激发发射黄光的荧光粉,二是用近紫外LED去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其中,用InGaN蓝光LED芯片配合发黄光的YAG:Ce荧光粉已经商业化并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光谱中缺少红光,其显色指数(Ra)不高,相关色温偏高等缺点较突出。相对来说,用近紫外LED去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混合形成白光能使白光LED的色温和显色性得到改善。近紫外LED的激发波长范围为315~410nm,这就要求所用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也要位于这个范围内,同时还要求荧光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量子效率。现有的绿色荧光粉为硅酸盐绿色荧光粉,此种荧光粉遇水分解,猝灭温度低,寿命短,不适合用做照明和背光源用的LED激发的绿色荧光粉,高效稳定的绿色荧光粉目前还很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被紫外光激发的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组成成分由以下化学式表示:
Ca2-xMg0.5AlSi1.5O7:xEu2+,其中0.001≤x≤0.1。
所述的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能被338~450nm光激发,发射光谱位于470~600nm,主要发射峰位于525nm绿色光区。
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化学式Ca2-xMg0.5AlSi1.5O7:xEu2+,其中0.001≤x≤0.1称取所需量的反应物,其中用含Ca的氧化物、硝酸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至少一种,用含Mg的氧化物、硝酸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至少一种,用含Al的氧化物或硝酸盐至少一种,用含Si氧化物,以及含Eu的氧化物、硝酸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至少一种,将这些组分研磨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盛入刚玉坩埚,并置于高温炉中,在碳还原气氛或N2和H2混合气体还原气氛下进行烧结,其中,H2占1~10%的体积,烧结温度为1350~1450℃,烧结时间为2~4h;
(3)在还原气氛中降到室温,将灼烧得到的块状样品研磨成粉末,即得到所需荧光粉。
有益效果:该荧光粉能被338~450nm范围内的紫外光有效激发,发射出发射光波长在470~600nm范围内的绿色光谱。该绿色荧光粉在高温下亮度和色坐标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水性,遇水不分解,寿命长,在波长为360nm激光的激发下测得的衰退时间为0.57μs,可用做紫外激发白光LED的绿色组分。且其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Ca1.985Mg0.5AlSi1.5O7:0.015Eu2+荧光粉XRD图谱。
图2为Ca1.985Mg0.5AlSi1.5O7:0.015Eu2+荧光粉激发光谱图(监测波长525nm)。
图3为Ca1.985Mg0.5AlSi1.5O7:0.015Eu2+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激发波长为368n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组成成分由以下化学式表示:
Ca2-xMg0.5AlSi1.5O7:xEu2+,其中0.001≤x≤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用热传导性电器绝缘泡棉胶带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