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亲合力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2458.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建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力 cd31 cd146 特异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体外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亲合力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CD31和CD146是循环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标志物。循环内皮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极少,在循环内皮细胞检测时需要高亲合力抗体来捕获,通常是利用抗CD146抗体来进行捕获。事实上抗体的亲合力在捕获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现有的商业上的抗CD146抗体,其特异性和亲和力相对不高,捕获血液中的循环内皮细胞的效率较低。在循环内皮细胞检测计数过程中,达到>98%以上的捕获效率是决定结果正确性的关键因素。利用现有的市场上可买到的抗体很难到这一要求。如果要研发检测试剂盒,必须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亲和力捕获抗体。另外,如果将两种特异标志物同时识别,能够广泛结合带任何一种或同时两种标志物的细胞,并易于形成免疫反应网络,提高捕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商业上抗CD146抗体其特异性和亲和力相对不高,捕获血液中的循环内皮细胞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亲合力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能显著增加捕获效率,可以被应用在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系统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亲合力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所述抗体对CD31和CD146同时具有特异性;
所述CD146的免疫抗原肽第341-390的序列为ERLNLSCSIP GAPPANFTIQ KEDTIVSQTQ DFTKIASKSD SGTYICTAGI;
所述CD31的免疫抗原肽序列为QTVESSGLYTLQSILKA;
将所述CD146的免疫抗原肽的第347位的半胱氨酸替换为亮氨酸,第386位的半胱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利用所述免疫抗原肽获得高亲和力的抗CD146单克隆抗体;利用所述CD31的免疫抗原肽获得抗CD31单克隆抗体;将所述抗CD146单克隆抗体的Fab片段基因与所述抗CD31单克隆抗体的Fab片段基因克隆,并利用基因工程表达后,应用多肽链将单独的Fv(single chain Fv,scFv)片段结合形成单独的共价结构,制备出所述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进一步的,所述CD146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述CD3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
一种高亲合力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用于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利用所述抗体,可以与载体偶联后用于捕获血液中的循环内皮细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构建抗CD31/CD146双特异单克隆抗体来作为今后捕获循环内皮细胞的工具。与现有的商业上的抗CD146抗体相比,本发明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特点,利用所述抗体,可以与载体偶联后用于捕获血液中的循环内皮细胞,可以应用于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系统中。
在ELISA生物学实验中看到,该抗体的滴度可达到1∶64000(针对CD146抗原肽)和1∶32000(针对CD31抗原肽)。
ELISA生物学实验对比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建,未经洪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流量的双斗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