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2285.2 | 申请日: | 201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9/215 | 分类号: | A61K39/215;A61K47/36;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性 支气管炎 丙基 甲基 氯化铵 聚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的制备方法按以下的实验步骤实现:
一、取50~400μl IBV H120系病毒液加入无菌去离子水补足至2mL,然后加入到5mL浓度为0.5~2.0mg/mL的过滤除菌后的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然后在室温、无菌条件下以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min,得到混合溶液A;
二、将混合溶液A在室温、无菌条件下以900r/min~1300r/min速度搅拌1min后,然后滴加2mL浓度为0.75~1.75mg/mL的过滤除菌后的N,O-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然后在搅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磁力搅拌20min~50min,得到混合溶液B;
三、将混合溶液B于4℃、12000r/min离心20min,去上清,并用温度为4℃的无菌去离子水洗涤沉淀3遍,收集固相物;
四、将固相物加入到4℃的无菌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脱脂乳溶液,真空冷冻干燥24h,得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即完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一中IBV H120系病毒液为经过浓缩纯化后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系病毒液,病毒含量为106.5EID50/0.1mL;步骤四中4℃的无菌去离子水与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脱脂乳溶液的体积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所述的过滤除菌的方法为:在无菌操作台中通过0.22μm的细菌滤器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取200μl病毒液并加入无菌去离子水补足至2mL,然后加入到5mL浓度为1.0mg/mL的过滤除菌后的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将混合溶液A在室温、无菌条件下以1200r/min搅拌1min后,然后滴加2mL浓度为0.8mg/mL的过滤除菌后的N,O-羧甲基壳聚糖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N,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将5g粉末状壳聚糖置于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mL异丙醇并搅拌,浸泡1-12h后加入60mL浓度为10-40mol/L的NaOH溶液,搅匀后浸泡2~24h,得碱化壳聚糖;
二、将20g氯乙酸水浴加热溶于10mL的异丙醇中,然后均匀分成五份,再依次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碱化壳聚糖中,每份间隔10min加入,然后在40~80℃下反应2~8h,制得羧甲基壳聚糖混合物,然后加入20mL蒸馏水,用体积浓度为1%的盐酸调pH至7.0,再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液中加入4倍量的无水乙醇充分沉淀,过滤,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和无水乙醇洗涤,再置于30~60℃下真空干燥6~24h,得精制品,即完成N,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磁力搅拌时间是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活苗,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过滤除菌后的N,O-羧甲基壳聚糖的滴加速度为0.007mL/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2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锤片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