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激隐核虫趋化性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2165.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鄢庆枇;邹峰;苏永全;覃映雪;马英;徐晓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隐核虫趋 化性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刺激隐核虫趋化性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养殖密度的逐渐提升,由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对水产养殖海水鱼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而“白点病”有着感染率高、波及范围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且如今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对刺激隐核虫的趋化性研究有助于对刺激隐核虫感染宿主的机制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从筛选出驱虫药物用于“白点病”的防治。目前国外对鱼类寄生虫趋化性研究有平皿打孔法、96孔板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不便于动态观察计数等缺陷。国内还没有专门检测鱼类寄生虫趋化性的研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节约成本的刺激隐核虫趋化性的测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刺激隐核虫趋化性的测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用干净载玻片为载体,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 40-60μl含有刺激隐核虫幼虫的海水液滴,在另一侧滴加相同体积的测试溶液,海水液滴与测试溶液之间距离为1-2 cm;(2)从海水液滴向测试溶液方向用干净牙签轻轻地划线,使两侧的液滴连通;(3)在温度25- 28 ℃的环境下,静置20—4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运动到测试溶液中刺激隐核虫幼虫的数量并计算趋化率,趋化率(IC)=移动至含有测试物质一侧液滴中幼虫数目/幼虫总数×100%。以清洁海水为参照,即测试溶液为清洁海水,测定其趋化率,进而判定测试溶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趋化作用。
刺激隐核虫幼虫对清洁海水的趋化率为3.4%±1.6%,所以刺激隐核虫幼虫对测试溶液的趋化率高于5%即认定为有趋化作用,否则认定为没有趋化作用。
所述的测试溶液为卵形鲳鲹血清、卵形鲳鲹粘液、果糖溶液、大黄鱼血清或谷氨酸溶液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应用载玻片来检测刺激隐核虫的趋化性,比国外习用的平皿打孔法、96孔板法操作简便。采用载玻片检测刺激隐核虫趋化性技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及试剂、耗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28 ℃条件下,取干净的载玻片,于载波片的一侧滴加50 μl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虫液,在另一侧滴加50 μl卵形鲳鲹血清,两侧相距2 cm,用干净牙签划线使其形成一个通道。30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发现移动至含有卵形鲳鲹血清一侧的幼虫数目是35个,而幼虫的总数是55个,计算得出趋化率为64﹪(即卵形鲳鲹血清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有着强烈的趋化作用)。
实施例2:在26 ℃条件下,取干净的载玻片,于载波片的一侧滴加50 μl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虫液,在另一侧滴加50 μl的卵形鲳鲹粘液,两者相距1 cm,用干净牙签划线让其形成一个通道。30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发现移动至含有卵形鲳鲹粘液一侧的幼虫数目是21个,而幼虫的总数是60个,计算得出趋化率为35﹪(即卵形鲳鲹粘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有一定的趋化作用)。
实施例3:在28 ℃条件下,取干净的载玻片,于载波片的一侧滴加40 μl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虫液,在另一侧滴加40 μl的果糖溶液,两侧相距2 cm,用干净牙签划线让其形成一个通道。30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发现移动至含有果糖溶液一侧的幼虫数目是1个,而幼虫的总数是50个,计算得出趋化率为2﹪(即果糖溶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没有趋化作用)。
实施例4:在25 ℃条件下,取干净的载玻片,于载波片的一侧滴加40 μl刺激隐核虫幼虫的虫液,在另一侧滴加40 μl的大黄鱼血清,两者相距1 cm,用干净牙签划线让其形成一个通道。40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发现移动至含有卵形鲳鲹粘液一侧的幼虫数目是29个,而幼虫的总数是55个,计算得出趋化率为70﹪(即大黄鱼血清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有很强烈的趋化作用)。
实施例5:在25 ℃条件下,取干净的载玻片,于载波片的一侧滴加40 μl刺激隐核幼虫虫的虫液,在另一侧滴加40 μl谷氨酸溶液,两侧相距1 cm,用干净牙签划线使其形成一个通道。40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发现移动至含有谷氨酸溶液一侧的幼虫数目是3个,而幼虫的总数是97个,计算得出趋化率为3﹪(即谷氨酸溶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没有趋化作用)。
通过以上五个实施例可以发现,各种海水鱼类(甚至一些淡水鱼类)的血清与粘液对刺激隐核虫都有着趋化作用,而一些小分子物质(糖类、氨基酸等)对刺激隐核虫无趋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蝇诱捕器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节水防冻系统及其操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