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肥氨气的吸收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1703.6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杰;王嘉捷;王思明;赵孝芹;张军;张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5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肥 氨气 吸收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堆肥氨气的吸收净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水泵(2)和菌液池(3),吸收塔(1)下部一侧设置进气管(4)和进气泵(7),吸收塔(1)底部一侧设置出液口(10),吸收塔(1)内壁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均安装氨气测定探头(8),吸收塔(1)上部设置排气管(5)和排气泵(6),其特征在于吸收塔(1)顶部安装高压雾化器(9),出液口(10)通过管道连接菌液池(3),菌液池(3)通过管道连接水泵(2),水泵(2)通过管道连接高压雾化器(9);
所述进气管(4)连接上一级氨气反应装置,并通过进气泵(7)向吸收塔(1)内通入氨气;
所述氨气测定探头(8)用于监测吸收塔(1)内氨气的浓度;
所述高压雾化器(9)用于使进入吸收塔(1)内的EM复合菌液即有效微生物菌群菌液雾化;
所述出液口(10)、菌液池(3)、水泵(2)、高压雾化器(9)和吸收塔(1)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回路,高压雾化器(9)和吸收塔(1)也形成一个内部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17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