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伤的外用药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1551.X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武;高迎文;董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文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7/02;A61K35/64;A61K35/36;A61K33/2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烧伤 外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的范围。现代烧伤治疗过程中,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在该领域做过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多种多样,但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仍有很多难题尚未解决。如:1、淤滞带间生态的存活问题:因所有烧伤创面均存在淤滞带,存在对淤滞带间生态中濒危细胞的救治问题,如何使濒危细胞存活并生长,这需要一个细胞存活的生理环境,只有达到这种生理环境,濒危细胞才能存活,烧伤创面才不至于加深,创面坏死组织才能减少,有利于创面愈合。2、创面感染问题:所有烧伤创面均存在死亡组织层,这层组织逐渐液化,是各种细菌生长的温床,且能产生细胞毒素,不断被人体吸收,形成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所以,尽快地、干净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感染和全身感染,也是现代烧伤治疗学研究的主要问题。3、瘢痕增生问题:对于III度烧伤创面,因为皮肤全层坏死,需要待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后,由肉芽组织覆盖创面,由此而引起创面的瘢痕增生,这给身体的功能、感觉、美观带来很多不良影响。4、创面愈合时间的问题:现代烧伤治疗学中,对浅II度烧伤创面,需要2周才能愈合,对深II度烧伤创面,需要3周才能愈合,对于III度烧伤创面,需要4周以上才能愈合,如何缩短各种烧伤创面愈合的时间,更是现代烧伤治疗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糊,其成本低,治疗烧伤疗效高,无过敏,无毒性反应,无副作用,且可以防止发生变态反应,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湿润收敛等功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药糊,其特征是,原料药的重量份为:煅石膏11~14、龙胆草9~11、五倍子7~9、象皮6~8、烧伤藤5~7、重楼6~8、猫爪刺3~5、大青叶4~6、丹皮5~7、紫草4~6、腹水草3~5、赤石脂4~6、泡桐叶7~9、白术6~8、血余炭1~2、栀子8~12,将上述十六味原料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晒干,研成细末,然后用香油调成糊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烧伤疗效高,无过敏,无毒性反应,无副作用,且可以防止发生变态反应,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湿润收敛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采用煅石膏、龙胆草、五倍子、象皮、烧伤藤、重楼、猫爪刺、大青叶、丹皮、紫草、腹水草、赤石脂、泡桐叶、白术、血余炭、栀子为原料制备而成,取煅石膏13克、龙胆草10克、五倍子8克、象皮7克、烧伤藤6克、重楼7克、猫爪刺4克、大青叶5克、丹皮6克、紫草5克、腹水草4克、赤石脂5克、泡桐叶8克、白术7克、血余炭1克、栀子10克,将上述十六味原料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晒干,然后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密封瓶盖备用。使用时用香油将前述细末调成糊状的烧伤药糊,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纱布把分泌物、脓液擦干净后,用0.5%碘伏消毒创面,用棉签蘸取烧伤药糊均匀地涂于烧伤创面上,厚约0.5cm,上盖保鲜膜,纱布,用敷贴固定。每日涂药糊1次,每晨更换。最少用药18天,最多用药40天,一般应用30天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文武,未经高文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1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电式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检测装置
- 下一篇:组件解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