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1351.4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风光 互补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风能光能互补发电并网供电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已摆在人类的面前。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发电技术应用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条件。各地出现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风能进行发电,通常情况下白天太阳光充足风力不大,夜晚没有太阳光风力相对白天大许多,而太阳能和风能独自发电投资高且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条件,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将太阳能和风能结合起来一起发电,但不能充分利用微风能和弱太阳能,风光互补控制器对蓄电池的保护不足,满足负载用电需求的同时不能将多余的电能反馈给电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整流电路、DC/DC变换电路、风光互补控制器、逆变器、液晶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经整流电路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太阳能电池板一路经DC/DC变换电路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另一路直接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风光互补控制器还分别与蓄电池、液晶显示器和直流负载相连;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输出端接交流负载和交流电网。
所述的风光互补控制器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放大电路、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组成,它们都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的核心芯片相连。
所述的风光互补控制器核心芯片是指单片机、DSP或ARM中的一种。
所述的逆变器由微处理器、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滤波电路组成,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输出端经过滤波电路滤波后连接DC/AC变换器,DC/AC变换器输出经滤波电路滤波后接交流负载和交流电网。
所述的微处理器是指DSP或ARM中的一种。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蓄电池上,并通过导线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风速传感器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支架上,并通过导线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将风能和太阳能结合起来一起发电,扬其两能各自的长处,补其两能各自的不足,无论白天黑夜充分的利用两能进行发电,在满足负载用电的情况下,还将多余的电能经过逆变器逆变成50赫兹,220伏的交流电反馈给电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DC/AC变换器的组成图。
图3是本发明的DC/AC变换器的控制框图。
图4是本发明蓄电池保护充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创作特性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整流电路、DC/DC变换电路、风光互补控制器、逆变器、液晶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风力发电机经整流电路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太阳能电池板一路经DC/DC变换电路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另一路直接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风光互补控制器还分别与蓄电池、液晶显示器和直流负载相连;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输出端接交流负载和交流电网。风光互补控制器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放大电路、检测电路、保护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组成,它们都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的核心芯片相连。逆变器由微处理器、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滤波电路组成,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输出端经过滤波电路滤波后连接DC/AC变换器,DC/AC变换器输出经滤波电路滤波后接交流负载和交流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1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