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菱茎叶保健茶的制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1334.0 申请日: 2013-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4137927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陈源才 申请(专利权)人: 陈源才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1121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菱茎叶 保健茶 制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保健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菱茎叶保健茶的制法。

 

背景技术

红菱为菱科一年生浮叶水生植物,茎、叶、果实相当特殊。主根较弱,长约数尺伸入水底泥中,有固定植株、吸收养分的作用,茎蔓细长完全沉于水中,上有分枝及“ 须”也能起吸收作用。叶分两类,聚生于短缩茎上,浮出水面的叫浮叶,倒三角形,相互镶嵌成一盘状,俗称菱盘,每个菱盘有叶40-60片,叶柄粗肥,中部膨大成气囊,使叶片能浮于水面,沉于水中的叶狭长为线状,无叶柄和叶片之分。夏末初秋叶腋开一小花,白或红白色,花受精后花便向下弯曲,没入水中,长成果实即为“菱”。等片发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有无和数目分为无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红菱有一定抗癌作用。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应是太湖红菱。该品种富含钙、维生素A、维生 素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普通茶类所不含的维生素D、维生 素E、维生素K及卵磷脂、泛酸、叶酸、叶绿素等营养成分。这种薯叶茶具有清心明目、增进食欲、防治贫血、神经痛、皮肤病等作用,并有美容效果,饮用后延年益寿。人们通常将红菱茎叶炒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类似保健茶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上述有效成分的,去除青草味和苦涩味,而耐保存的一种红菱茎叶保健茶。为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适宜的红菱茎叶自然干燥,将叶脉部分保留,而叶脉部分虽然有苦涩味 和青草味,但只要去除其主要部分,通过水洗处理去掉苦涩味,然后进行烘焙可将苦涩味全部除掉,而且感觉不到青草味,具有特殊的清甜香味。本发明通常多使用成熟叶,但使用未成熟红菱茎叶效果更好,使用未成熟叶时去掉的茎脉少,可缩短水洗时间,烘焙后风味好,可制成高级茶。 本发明制作全程采用传统方法,产品清新自然无公害,无任何添加剂,是少有的绝佳饮品。 

制作方式 :将红菱叶、叶柄、叶脉部分切成6mm大小,充分水洗后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同时反复揉制。 将干燥后的碎红菱茎叶放入铁锅中炒,注意不要炒糊焦。炒制后的红菱叶茶具有香甜的风味,而无苦涩味和青草味。在防潮条件下贮存3个月,以增加风味。由于红菱叶茶具有特别的甜香味,因而无需添加绿茶、白糖。依本方法 制成的红菱茎叶保健茶风味和口感良好。

将炒过的红菱茎叶保健茶安250g一份 放入罐内密封保存,注意防潮。

 

专门优选的红菱茎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所含的维生素K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红菱叶中所含的叶绿素增效,发挥增血、止血效果,使血液和淋巴液保持正常,因而还可防治多种血液疑难症。 

具体实例 1

取5kg成熟的红菱茎叶、叶柄和叶脉,切成6mm大小,用清水洗净,去掉叶中的苦涩味;将水洗后的红菱茎叶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这期间揉制2~4次,然后再自然干燥。此时干燥后的红菱茎叶质量为1kg左右, 将1kg干燥茎叶放入铁锅,细心翻炒,注意不要炒糊焦,待清香味四溢时就可以出锅,即得本产品。将炒过的红菱茎叶保健茶安250g一份 放入罐内密封保存,注意防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源才,未经陈源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1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