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负载均衡处理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852.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凌晓珂;李兆佳;王超;丁文定;李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负载 均衡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重负载均衡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应用系统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集群系统的处理时效和控制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大方面,因此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已成为大型集群系统提高运行时效、合理分配资源的关键手段。目前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主要通过一个服务节点与多个代理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方式来实现,该方式在需要进行多重负载均衡的应用系统中存在一定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下层逻辑资源分配不够平均:由于目前负载均衡技术为一个服务节点与多个代理节点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各服务节点所拥有的资源相互不能共享,如果在一个自上而下进行多重负载均衡的应用系统中出现每层均衡逻辑不相同的情况,则容易出现下层代理节点负载不均衡的情况。举例来说,某应用系统的逻辑处理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文件扫描,第二层为初始化参数,第三层为文件处理,则在数据扫描到初始化参数的负载均衡中(第一层负载均衡),均衡逻辑为文件个数均衡,在初始化参数与文件处理的负载均衡中(第二层负载均衡),均衡逻辑为文件大小均衡,而文件个数与文件大小之间无必然联系,则很容易出现第二层负载不均衡的情况。
2、负载均衡的纵向扩展性较低:由于目前负载均衡是在服务节点与代理节点上实现,如果要纵向增加负载均衡(即扩展负载均衡的层次),则须新设立服务节点与代理节点,并实现节点间的通信、逻辑判断、灾备等机制,扩展性相对较低。
3、灾难恢复的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且存在隐患:当某个服务节点发生故障时,目前的恢复手段为先启用备份服务节点接管故障服务节点的任务,再将故障服务节点下的所有代理节点上挂到备份服务节点上,然后判断已在故障服务节点以及代理节点上运行的任务进度,若故障服务节点已无法提供当前该节点以及其代理节点的任务进度,则无法判断现有作业是否已完成,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采用独立部署、实时监测的技术,通过参数配置、资源管理、动态监测等方式,实现了对服务器集群间负载均衡和通信的集中控制,使资源使用率更趋于平均,并提高整个应用系统的纵向及横向扩展性以及运行稳定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包括配置信息库、动态检测装置、资源计算装置、任务分配装置和灾备装置。配置信息库用于存储服务器集群中各服务器的静态信息、任务分配的规则以及算法信息;动态检测装置用于存储服务器集群中各服务器的实时信息,并通过心跳检测来实时监测服务器集群中各节点是否正常工作;资源计算装置用于根据计算请求来计算任务的逻辑资源值或逻辑匹配值;任务分配装置用于从服务节点接收任务,根据所述资源计算装置计算得出的逻辑资源值和逻辑匹配值来选择最合适的代理节点进行任务派发;灾备装置用于负载均衡装置的备份及灾难恢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重负载均衡装置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A类型应用服务器向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发出A类型任务派发请求,服务器适用类型为B类型服务器,开始第一重负载均衡;步骤2,多重负载均衡装置接收到A类型应用服务器的任务派发请求,执行任务派发流程;步骤3,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向B类型服务器分配任务;步骤4,B类型服务器处理完成已分配的任务,并将运行结果反馈给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完成第一重负载均衡;步骤5,B类型应用服务器继续向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发出B类型任务派发请求,服务器适用类型为C类型服务器,开始第二重负载均衡;步骤6,多重负载均衡装置接收到B类型应用服务器的任务派发请求,执行任务派发流程;步骤7,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向C类型服务器分配任务;步骤8,C类型服务器处理完成已分配的任务,并将运行结果反馈给多重负载均衡装置,完成第二重负载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内衬的分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的机械臂机构